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苏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油、药二用植物,日益成为国内外医疗、保健、食品、化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甘肃种植的11个地方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方差分析法估算了紫苏各种性状的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各种数量性状之间的表型、遗传相关系数以及遗传通径系数;以5个不同熟性的紫苏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播期对所有被考察性状的影响。性状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的变异系数(29.79)最大,表明参试材料的产量潜力相对较大,目前紫苏高产育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有较大的发展和突破;一级分枝(12.33)、二级分枝(10.81)、单株产量(14.41)等和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加大这些性状的变异源,是紫苏高产育种的一个必要的路径。广义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均在85%以上;其次为一级分枝、小区产量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属中等水平在30%-50%之间;再次是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和顶部节长的遗传力较低在10%-20%之间;单株产量、二级分枝和一级顶穗长等性状的遗传力在10%以下。根据育种方向和目标从这些群体中对株高和茎粗的选择可在早期世代进行;对一级分枝、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的选择在中期世代进行;对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长和顶部节长在后期世代选择;对单株产量、二级分枝和一级顶穗长的选择在末期世代进行。在所有被考察性状中,除产量和主花序长、产量和顶部节长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方向不同外,其余各性状和产量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方向相同。和产量之间的表型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的性状有一级分枝顶穗长(0.5636)、一级分枝(0.7556)、二级分枝(0.7877)、千粒重(7731)和单株产量(0.9012)等性状。和产量之间的遗传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的有一级分枝顶穗长(1)、一级分枝(0.9721)、二级分枝(1)、千粒重(1)和单株产量(1)等性状。这些性状在高产紫苏的育种中可以直接依表现型选择,选择了表现型也就选择了相应的基因型。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1.7932)、一级分枝(1.7274)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直接正效应;对单株产量有直接正效应的性状还有二级分枝(0.7385);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都为负,直接负效应较大的性状有千粒重(-1.2217)、茎粗(-1.0438)、一级分枝顶穗长(-0.6259)等性状。选择高产单株时主要以适宜的株高、多分枝为主,同时应考虑到千粒重、茎粗、一级分枝顶穗长的负效应。其他性状对产量的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有直接正效应的性状是主花序长(0.6458)、千粒重(0.4689)、单株产量(0.2176)、二级分枝(0.0738)、株高(0.0635)、一级分枝顶穗长(0.0110)等性状。对产量有直接负效应的性状是主花序有效角果数(-0.5365)、顶部节长(-0.3608)、茎粗(-0.1653)、一级分枝(-0.0472)、分枝位(-0.0244)等性状。播期对紫苏生育期及数量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现蕾到终花日数随播期的变化和品种的熟性有较大的相关;子粒色泽不同、熟性不同的紫苏随着播期的推迟性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