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混凝土-钢筋的界面及混凝土保护层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关键。针对不同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这两种影响因素,从细观和宏观层次对粘结损伤、保护层损伤及输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钢筋的界面及混凝土保护层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关键。针对不同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这两种影响因素,从细观和宏观层次对粘结损伤、保护层损伤及输运性质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结合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计算验证。采用VCCTL虚拟试验软件对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过程进行定量研究,结合实际的混凝土制作过程和配合比,得到了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C-S-H凝胶量及力学性能等相关参数。通过与试验过程中所利用的交流阻抗谱技术和劈裂抗拉测试方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加系统的对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胶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水胶比的减小和粉煤灰的适量掺入可以有效的增强水化产物的胶结性能,进而优化了混凝土内部结构和改善了其性能,同时也为粘结损伤和输运性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随后,将声发射技术和交流阻抗谱技术相结合,对钢筋混凝土试块和梁开展了压出试验和四点弯曲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同时检测,重点探究了不同胶凝材料体系的混凝土-钢筋界面损伤情况、损伤程度与界面电阻和电容以及声发射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低水胶比和合理的粉煤灰掺量可以增强混凝土-钢筋界面抗粘结损伤的能力。同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对四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相符。最后,综合应用声发射和交流阻抗谱检测方法,对混凝土保护层的输运性质进行探索,研究了损伤程度与输运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水胶比和适量的掺加粉煤灰对保护层输运性质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输运性质出现劣化。研究表明,交流阻抗谱和声发射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混凝土-钢筋界面损伤和输运性质的研究之中。这两种试验方法相辅相成,能够获得比其它试验手段更为丰富的信息。因此,它们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其他文献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增加,两者影响大气的辐射平衡、云和降水,从而对热源的变化造成影响。以东亚为例,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对亚洲
通信技术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4G技术已经得到广泛民用,5G技术正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譬如无人驾驶、物联网等受到广泛的关注,未来对无线通信的要求将是可靠性更高、
本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燃烧条件下南京地区工业用煤燃烧,分析煤炭硫同位素的组成以及分馏效应,研究煤炭中硫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因素,也可为南京地区大气PM2.5的源解析提
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是一种高活性的有机氧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被用于醇氧化、脱氢芳构化、氧化偶联、氧化脱保护和苄位酰基化等多类氧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硬件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目前,智能家庭、智慧城市等概念层出不穷。但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机器间(M2M)通信这一物联网中最重要的通信方
创伤骨折、骨组织坏死、骨肿瘤、骨结核等导致骨缺损疾病的治疗仍是临床难点。一般采用骨移植来治疗该疾病,然而广泛使用的天然骨修复材料存在来源不足、并发症与免疫排斥等问题,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迫切需要开发人工骨修复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研发的骨修复材料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植骨愈合效果,但是仍有少量患者出现植骨不愈合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其与天然骨结构和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促成骨活性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能源枯竭及环境问题日益加重。核聚变能由于具有核燃料资源丰富,产能大以及清洁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开发的一个可行性方案。而聚变堆包层/第一壁需要承受高温,循环热应力、中子辐照等复杂的物理作用。CLAM(China low-activation martensitic)钢作为中国独立研发的低活化马氏体(RAFM)钢之一,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辐照肿胀率,被公认为
基于中继传输技术的无线网络代表了未来网络技术乃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改善用户服务质量、增大覆盖范围、临时组网和危险区域监测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的新型材料。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工程材料,RPC正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RPC常温性能的研究较多,对其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用户对数据流量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运营商构建了两层异构无线网络,即在宏站覆盖范围下的热点区域部署了多个小站。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