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易筋经锻炼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研究为本疗法的疗效提供证据,为临床改善失眠提供一套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病区和推拿科门诊的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入组时间顺序获得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易筋经组采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每周3次,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不规则体育运动,如跑步、健步走、广场舞等,每周3次,每次30min,两组均治疗1月。治疗前、治疗完成后对失眠症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估,所有数据采用Spass20.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易筋经锻炼对失眠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对比:治疗前易筋经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PSQI总分、SRS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易筋经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2.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积分和PSQI总分:易筋经组和对照组经治疗1月后两组积分各较前有所下降,两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失眠情况,易筋经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障碍、PSQI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规则体育运动)在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睡眠障碍、PSQI总分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分析,在日间功能、睡眠质量、PSQI总分上易筋经组较对照组疗效佳(p<0.05),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个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易筋经组PSQI总分比对照组多下降了1.24 分。3.SR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SRSS评分组内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易筋经组与对照组对SRSS评分均有改善作用。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易筋经锻炼治疗对于失眠症患者SRS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规则体育锻炼。4.临床总疗效比较:易筋经组、对照组总观察例数均为30人,经1个月治疗干预后,易筋经组总有效率达90%,痊愈5人,显效15人,有效7人,无效3人,对照组总有效率80%,痊愈2人,显效10人,有效12人,无效6人。两组总疗效资料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易筋经组对于改善失眠的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易筋经锻炼治疗与不规则体育运动(对照组)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易筋经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PSQI总分、SRSS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均优于对照组,故易筋经锻炼在治疗失眠症疗效佳,安全可靠、简单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与进一步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