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极为重要的畜牧业产品供给区。及时、精准的了解北疆草地地上生物量分布状况能为北疆地区草地资源监测、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该区域2011~2013年野外调查数据和同期的SPOT VGT、MODIS数据,建立了不同的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监测模型,利用优选模型的反演,对比分析了北疆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地区建模对模型建立与模型估算精度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北疆草地地上生物量与MODIS NDVI、EVI和SPOT VGT NDVI数据均极显著相关,使用两种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建立估产模型是可行的。但是以MODIS EVI建立的二次多项式估产模型能较好的反演北疆草地地上生物量,估产模型为:y=17089x2-3825.5x+1001.8,R2=0.7268。2、对比3年北疆草地地上生物量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可以发现:2011年草地地上生物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2012和2013年都早;整个生长季期间,2012年地上生物量低于2011和2013年。3、北疆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结果可知地上生物量小于3000 kg·hm-2的草地面积占80%,地上生物量大于3000 kg·hm-2的草地主要集中山地区域。4、伊犁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无论是模型拟合优度还是模型估产精度都好于基于北疆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说明由于气候、自然环境的差异,针对伊犁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分区建模要好于整体建模。而无论是分区建模还是整体建模都能很好反映不同草地类型间的变化特征。这为以后草地资源遥感监测准确度、精确度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