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是破译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绩效之谜的关键。文章主要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各学科和各部门法的研究成果,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文章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机制的内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机制的基本构成进行了仔细分析,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机制问题进行论述,就国内外中央银行法相关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和评析现行法律制度,结合文章前面部分的理论研究结论,对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实施机制将是文章的创新和价值所在。简而言之,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是由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等所组成的结构体系,而这种结构体系又是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度绩效得以发挥的充分、必要条件。针对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决策主体独立性问题、执行传导受阻问题、监督乏力问题,等等,我国应该以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执行协调机制和实施监督机制的建设为突破口,优化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在决策机制方面,是在现行国务院领导中央银行的关系格局下,应增强其决策主体的独立地位,使其独立于政府和财政。其次,还应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机制,执行机制有利于货币目标的实现和货币传导的顺畅,它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依法治国必不可少的法律机制。而2008年的金融风暴再次表明,中央银行法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对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作用,国家应在法规协调方面、金融风险惩戒处罚方面、对金融业监测方面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协调机制。在监督机制完善方面,主要有四个措施:其一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其二是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督力度,充分利用法律监督机制;其三是充分发挥法律制裁作用;其四是发挥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