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烧蚀加工聚晶金刚石正前角端面砂轮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晶金刚石(PCD)作为一种硬度高、耐磨性好并且化学性质稳定的超硬材料,被广泛运用高速数控切削加工刀具中。由于聚晶金刚石具有许多优良的力学性能,故聚晶金刚石刀具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车削、磨削、研磨加工中,且其寿命要比普通硬质合金刀具长。虽然聚晶金刚石材料拥有多种卓越的性能,然而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性好的优点,成形加工十分困难,传统磨削加工存在加工周期长、加工效率低等缺点,长脉冲激光加工存在能量积累,出现严重的热损伤等不良影响。本文采用飞秒级超短脉冲激光烧蚀加工的方法,飞秒激光具有脉宽极短,单脉冲能量极高的特点,对金刚石等超硬材料的精密加工具有明显优势。目前聚晶金刚石通常被用作刀具,用于非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的高速切削,在制备聚晶金刚石砂轮方面研究较少。一般金刚石磨削在磨削时的前角为负前角(磨削顶角大于90°),此时法向力大于切向力,影响磨削表面质量,本文提出飞秒激光烧蚀加工聚晶金刚石砂轮使其磨粒顶角小于90°得到正前角结构。故本文搭建了超短脉冲飞秒激光器烧蚀加工聚晶金刚石试验平台,优化工艺参数,烧蚀加工出聚晶金刚石微形阵列和具有正前角的聚晶金刚石微形阵列,并且同电镀金刚石端面砂轮进行磨削对比试验,验证正前角磨粒磨削硬脆材料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如下:(1)概述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金刚石加工难的问题和国内外金刚石以及金刚石砂轮的研究现状,搭建了适用于飞秒激光烧蚀加工聚晶金刚石的试验平台。(2)拟按照单因素试验原则开展试验,分别对激光平均输出功率、激光光斑重叠率、激光重复扫描次数对聚晶金刚石的烧蚀影响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在激光平均功率为13.6W、激光光斑重叠率为81%、激光重复扫描100次时加工效果最优,并且利用此工艺参数组合在聚晶金刚石上加工出表面质量良好微阵列结构。(3)基于以上工艺试验参数,在聚晶金刚石端面样件上加工出微形阵列结构和具有正前角的聚晶金刚石端面砂轮,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测其表面加工质量和沟槽底部加工质量。(4)分别采用具有正前角的聚晶金刚石端面砂轮和电镀金刚石端面砂轮对YG8硬质合金进行平面磨削试验,对比分析磨削后的工件表面质量以及磨削后的端面砂轮的磨损情况。
其他文献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实现城市精准位置服务的关键手段。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ecise Point Positioning,简称PPP)由于其不受基站限制,在高精度定位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PPP定位多基于测量型GNSS接收机实现,未来低成本设备将在GNSS市场占绝对优势,同时低成本设备的不断革新也为低成本PPP定位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研究低成本PPP定位对提升位置服务质量、助力智慧
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合理的树种规划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效起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效益的作用。本文在对昆明市概况研究、昆明市园林树种应用现状研究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科学合理地规划昆明市的园林树种。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树种规划领域,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可有效改观以往选择树种时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实现客观、科学与合理,研究可为其他
置换通风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系统形式,与传统的混合通风系统相比,能够保证室内较高的空气品质,同时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置换通风独特的气流组织能够在室内形成显著的温度分层和污染物分层;同温度分层类似,置换通风房间内同样存在湿度分层现象,这一特性意味着置换通风具有更强的除湿能力,同时也为系统节能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置换通风房间内的湿度分布进行研究:以办公室和教室两种不同建筑类型的
乳化液泵站是井下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的动力装置,是实现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高产的关键设备,综采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乳化液泵站的供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针对矿用乳化液泵站的高压大流量溢流阀的研究尚不完善,由于传动介质不同,普通溢流阀难以满足乳化液泵站对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而作为乳化液泵站重要的控制和过载保护元件,溢流阀的性能好坏关系到乳化液泵站能否正常运行。针对目前矿用乳化液溢流阀研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从规模上和数量上都得以扩大和增长。这些都带动和促进了物流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促进了海运业中的集装箱运输。
随着我国中东部山西组上组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矿井向下延伸开采下组煤时,由于下组煤基底主要是岩溶裂隙发育且富水性大的中奥陶统风化剥蚀面,若开采方式不正确极易诱发底板突水。因此,确保采动影响后底板隔水关键岩层的有效厚度仍可抵御底板岩溶水害影响,是延伸开采下组煤时矿井科研学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防治底板突水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带压开采、底板注浆、充填开采等,但由于各个矿井面临的水文地质千差万别,在工作
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常被用做花坛和地被布景。其中,应用较广的绿叶系列四季秋海棠‘超级奥林匹克’品种常因为环境改变而造成花色素苷合成的积累而变红。花色素苷是使植物体组织呈现红至紫色的主要物质,因而具有植物逆境胁迫的“指示剂”之称,因此,在研究环境诱导花色素苷合成方面四季秋海棠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研究材料。为了探究低温和高光环境下四季秋海棠叶
印尼K油田于1981年7月正式投入开发,油田原始石油地质储量为1.4×10~8桶。历经30多年开发,目前原油采收率只有23.6%,亟需引入新型增产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结合K油田的
炭材料由于具有可控的比表面积、高导电性、价格低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电化学领域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炭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并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解决所面临的困难,研究者们发现在炭材料中进行氮掺杂或在纳米尺度下的结构调控可以有效增加可逆容量、改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等,从而达到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目的。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以模板法用含氮聚合物为炭前驱体,碳化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中东部地区在人口、建筑相对密集区域采用条带法对煤炭资源进行了开采,遗留了大量的条带开采采空区。随着城市扩张和转型发展,煤矿城市急需大量建设用地,而库存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趋紧这一局面,对条带开采采空区进行科学评价、合理治理使其上方土地恢复建设用地功能成为行之有效的途径。条带开采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演化的研究是保证其上方地表新建建(构)筑物建设安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