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是一门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已成为国际贸易学领域的前沿话题。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市场信息透明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隐性的道德追求和实践转化,更是企业为扩张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做出的内生的最优战略选择。出口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动态和贸易成本,同时对出口行为和CSR战略做出决策。因此,为深入分析社会责任对出口决策和出口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国际贸易的框架下,从声誉效应和成本效应两个传导机制进行经济学分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社会责任战略的决策过程及其对出口决策、生产率、出口需求和企业收益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分别对上述两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了社会责任战略对生产率和出口需求的影响。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社会责任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机理归纳为声誉效应、成本效应和两种效应的交互作用。声誉效应通过影响消费者信念对消费者偏好和产品需求产生影响,继而引致出口企业收益差异。在引入社会责任的声誉效应后,发现社会平均水平是决定是否开展CSR活动的重要因素,社会平均水平较低时企业更有动力选择CSR战略。如果两家企业的社会名声都非常好,或者一家好一家不好的情况下,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实施CSR战略。如果两家企业的社会名声均不好时,企业会争相开展CSR战略。第二,成本效应通过生产率提高或者融资成本降低实现的,它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本文在两国相互倾销的贸易框架下,刻画了CSR战略的成本效应结果的不确定性,发现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仅有生产效率最高的那部分企业会同时选择出口和CSR战略。成本效应中,CSR战略的边际收益是随着企业市场份额(或企业总出)的扩大而增加的。若市场结构是固定的,在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下,企业预期出口量增加;当贸易成本非常高时,本国销售预期减少,预期总产出不确定,CSR投资减少,行业生产率提高;当贸易成本非常低时,企业预期总产出增加,CSR投资增加,行业生产率提高。若市场结构是内生的,贸易自由化能够提高企业出口量的期望值,降低本国销售量的期望值;当贸易成本比较高时,企业总产量的期望增加,企业数量和社会责任投资总量减少,行业生产率提高;若贸易成本低,企业数量和社会责任投资总量增加,行业生产率提高。第三,对应声誉效应和成本效应的理论模型,本文分别作了实证检验。本文首先以Heckman两阶段模型证明了声誉效应在出口企业中的存在性,再以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在动态结构模型中估算了CSR战略和出口决策分别对出口需求和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动态结构模型考虑了声誉效应和成本效应通过生产率和出口需求的互动对企业收益可能产生的交互作用。计量结果显示出口决策和CSR战略均可提高生产率,其效应分别为3.5%和1.5%,这两种决策对生产率不存在联合作用。出口需求是存在持续性的,CSR战略和出口经验都会对出口需求产生正向冲击,即导致出口需求增长,其效应分别为3.2%和4.9%。第四,本文通过产业组织理论经典Hotelling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和企业互动的基础理论模型,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和社会责任战略的决策过程。CSR战略能够帮助成本优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也可成为成本劣势企业保护利润空间的战略手段。当企业的成本优势足够大的情形下,优势企业的CSR战略能够通过提供更受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化的产品和制定更高的销售价格收获超额利润。实施CSR战略是成本劣势企业的最佳选择,因为劣势企业总是可以保证自己的利润空间不会因为竞争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而受到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