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结合国内外口蹄疫的研究进展和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选择甘肃省4县区(庆阳、定西、清水和景泰)散养或圈养牛、猪采血样,共采集牛血清104份,其中庆阳20份,清水县42份,定西市42份,猪血清386份,其中清水县57份,定西市97份,景泰县232份。并随机刮取牛食道/咽部(O/P)样品72份,采用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Multi-RT-PCR试剂盒、3ABC-I-ELISA试剂盒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以非结构蛋白3ABC为抗原,检测动物体内的非结构蛋白抗体以明确动物是否曾经感染过FMDV,从而对当地家畜口蹄疫流行病学流行情况作出正确推断,本实验通过血清学检测出4地区牛血清3ABC阳性1份(清水县),可疑2份(清水县),阳性率为2.4%;猪血清3ABC阳性共2份(定西市),阳性率为2.1%。说明清水县、定西市当地家畜曾经感染过口蹄疫病毒。病原学检测出牛O/P液阳性6份,其中5份来自庆阳,1份来自定西。结合以核苷酸序列测定为基本技术的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将6份牛O/P液样品中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免疫原编码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部分参考毒株进行比较分析,确定O/P液中的口蹄疫病毒株为O型,且均与O /JS/08 /1遗传进化分支同源性很高。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了甘肃省4地区部分养殖点的牛、猪口蹄疫带毒或流行情况,发现尽管这4地区大部分家畜没有带毒和曾经被口蹄疫感染,但个别家畜存在隐性带毒或曾经受过感染,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