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意义感与个体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本研究希望编制中文版意义思考问卷、生命意义感问卷和意义缺失问卷,并通过纵向研究和死亡启动实验范式探讨意义思考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研究1编制了三个问卷,分别测量意义思考、生命意义感和意义缺失三方面的内容。对高校中收集来的171份初测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义思考问卷由意义需求和意义寻求两因素构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5.44%;生命意义感问卷由信念、价值、目标、有趣生活、情感支持、成就满足、自我超越七因素构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8.00%;意义缺失问卷由困惑和无聊两因素构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7.61%。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收取问卷203份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义思考问卷、生命意义感问卷和意义缺失问卷模型拟合良好。各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92-0.931之间。意义思考与生命意义感正相关(r=0.393,p<.01),生命意义感与意义缺失负相关(r=-0.545,p<.01),生命意义感与健康水平(r=0.220,p<.05)、生活满意度(r=0.405,p<.01)、自尊(r=0.670,p<.01)以及积极情绪(r=0.577,p<.01)显著正相关;与抑郁(r=-0.628,p<.01)和消极情绪(r=-0.305,p<.01)显著负相关。意义缺失与健康水平(r=-0.313,p<.01)、生活满意度(r=-0.350,p<.01)、自尊(r=-0.502,p<.01)和积极情绪(r=-0.386,p<.01)显著负相关;与抑郁(r=0.507,p<.01)和消极情绪(r=0.378,p<.01)显著正相关。所有问卷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适合用来测量个体的意义思考、生命意义感和意义缺失水平。 研究2希望通过两个时间点的半纵向研究探索从意义缺失到生命意义感的过程机制,具体分析意义思考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在北京大学本科生中收集纵向数据156份,在时间点1被试完成意义缺失问卷、意义思考问卷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问卷,在时间点2被试完成生命意义感问卷。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Bootstrap自抽样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意义思考在意义缺失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第二,意义思考对生命意义感的促进作用受到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的调节,随着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的提高,意义思考对生命意义感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研究3希望在研究2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意义思考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死亡威胁面前对个体生命意义的保护作用,并验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意义思考与生命意义感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死亡恐惧面前是否依然成立。结果表明:第一,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可以有效缓冲死亡恐惧启动对个体生命意义感的负面影响;第二,在死亡恐惧启动条件下,意义思考对生命意义感的促进作用依旧受到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