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初开始,汽车工业就成为制造业最重要的行业。中国自从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2007年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交通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汽车广告。目前很少有人专门研究中国的汽车广告翻译,因此探究汽车广告翻译的可行途径,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汽车商业广告是一种目的明确的应用文体。探究汽车广告翻译的可行途径,必须把广告翻译的特殊目的与翻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理论应该说为汽车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该理论认为广告属于呼吁型文本,主要的作用是唤起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呼吁他们去行动。这就是广告文本的最终功利目的。而纽马克基于其文本功能分类提出的两大翻译法,其中的交际翻译法就是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得到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原文读者阅读原文的效果。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法适用于呼吁文本的翻译。所以本文试图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汽车广告翻译进行研究。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作者针对汽车广告以及其翻译进行分析讨论,重点介绍了汽车广告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分类,此外作者还从词汇学,句法学以及修辞学三个层面分析了英汉广告的相似性,并从文化层面分析了两种广告语言的差异性。第二章主要阐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基于他的翻译观点,语言文本被划分为三种类型: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以及呼吁型文本。他明确指出广告文本属于呼吁型文本,广告旨在唤起读者按照文本功能预期的方式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他还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应该结合文本功能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他提出了两大翻译法: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因为交际翻译法试图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正符合广告翻译的效果。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要章节。基于汽车广告文本功能的特点分析阐述了纽马克交际翻译法在汽车广告翻译中的可行性。根据汽车广告的语言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信息型功能为主以及呼吁型功能为主的广告。在汽车广告翻译实践中,前者更侧重信息的传递以及语言的精准性;后者则偏重于情感的传递以及语言的渲染性。在交际翻译法的指导下,作者还进一步论述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还必须顺应目的语的文本规约以及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建议汽车广告译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翻译技巧:扩译、缩译、创造性翻译等,这些翻译技巧都属于交际翻译范畴。然而,如果只用单一的交际翻译法翻译汽车广告是很少见的,只有以交际翻译法为主,结合语义翻译法作为辅助才行。作者在这章还介绍了语义翻译范畴下的两种翻译技巧:直译法和音译法。广告的翻译在中国很重要。因此,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广告翻译者以及翻译爱好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