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大众演讲中隐喻的英汉翻译——以奥巴马的演讲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演讲是一种介于书面语与口语的一种独特文体,传统的翻译策略并不完全适用于大众演讲中隐喻的翻译;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可以为大众演讲的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着重探讨目的论与大众演讲中的隐喻翻译的结合,分类论述如何理解和翻译大众演讲中出现的各种隐喻。本文根据隐喻中本体和喻体的隐含关系将隐喻划分为一般隐喻,名词隐含式隐喻和动词隐含式隐喻。一般来说,隐喻的翻译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直译、意译和形象转换,而这三种手段的关系和取舍一直是翻译学界探讨的焦点问题,翻译目的论就是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翻译目的论中翻译的目的被放在首要地位,强调译者应该以翻译目的为主要标准来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和创作具体的译文。而根据翻译学的一般理论,翻译通常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理解(decode)原文和表达(encode)。基于以上两点,本文试将目的论与这两个阶段进行结合,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一是理解原文的内涵和其中包涵的原作者可能的目的并确定相应的翻译目的,二是将翻译目的实现到具体的译文中。其中,正确地确定翻译目的是翻译的关键。翻译目的应由译者根据翻译环境来界定,翻译环境指一切与翻译相关的因素,例如文本、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原作者、读者、翻译的发起者和译者)、文化等。衡量翻译目的的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基于这种目的能否产生在目标语文化和读者中具有可接受性的译文。   本文详细回顾了隐喻学和目的论的发展,从中为本文观点的论证汲取了理论营养。根据分析作者指出,将目的论与大众演讲中隐喻的翻译进行结合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在理解原文这一层面上,准确的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理解隐喻的关键所在,也是推断原作者的目的的基础;在表达层面上,应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选择对应的翻译方法,译文应以是否实现了翻译目的为首要标准。翻译中的目的一般包括译者的个人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采取某种翻译手段的目的,目的论中的翻译目的通常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针对译文交际目的的不同,作者指出,当交际目的是介绍原文中隐喻的语言特点时,应采取直译的方法;当交际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隐喻的内涵时,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当交际目的是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等同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时,应采取形象转换的方法。
其他文献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深入思考黑人,妇女等边缘群体受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写作根源,唤起了无数女性追求自我性属、身份、自由等方面的平
翻译的标准问题在翻译活动产生之时就被提出并受到重视,它是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翻译理论界争议和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在众多翻译标准中,“忠实”,即“信”这一标准
笔者认为建设中国自己的翻译理论体系需要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再审视和再发现以及对中国译者翻译实践的研究。所以,笔者在此选取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大使林语堂先生的翻
范畴化研究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将各种繁杂的生物,物体,事物乃至行为划分进不同的范畴。例如,颜色范畴包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礼貌存在于所有的的文明社会中,它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礼貌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礼貌理论,
本文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笔者以王尔德童话的两个中文译本为案例,先后分析了文本的功能和类型,探讨了文本的翻译目的及翻译要求。儿童文学翻译主要是为了吸
对于纯粹的电子竞技爱好者来说,每年的WCG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成绩和一场场比赛,最重要的是,在这几天,他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和泪水。就如同标题图中汉宫的队员们一样,一群相对默默无名的小伙子们,经历数载,终于摆脱了“魔咒”夺得了中国区的冠军。哭也好、笑也罢,甚至于叫嚣,还有什么比这一刻值得宣泄我们心中的心情?因为这都是WCG和电子竞技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今年的WCG更是让人动情,或者说是伤感。官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