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初治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WT1基因在AL分型中的表达特点;比较WT1基因与其他标志基因在病程阶段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判断两者间的相关性;同时为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 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对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初治的127例AL(包括M15例,M244例,M324例,M47例,M519例,M64例,M72例;L11例,L220例,L31例)患者进行检测和动态观察WT1基因及几种常见的标志基因(BCR/ABL,PML/RARα,AML1/ETO,CBFβ/MYH11)在病程中的表达水平。比较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两组中WT1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各组不同亚型之间WT1基因的表达水平,WT1基因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第1次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及分析WT1基因与常见标志基因在不同病程阶段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判断两者间的关系。同时独立探究初治WT1基因阳性的患者在AML的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水平,以作为MRD监测的手段。结果:1.初治AL患者WT1基因表达的总阳性率为81.1%(103/127),AML和A LL患者WT1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6%(92/105)、50%(11/22),两者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8.09、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L各亚型(M1-M7)间WT1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M180%(4/5),M286.4%(38/44),M3100%(24/24),M471.4%(5/7),M584.2%(16/19),M675%(3/4),M7100%(2/2)。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WT1基因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M18.18,M28.74,M318.88,M46.02,M53.54,M63.37,M7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L患者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第1次CR率分别为49.1%和58.8%,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初治、缓解、未缓解、复发时,WT1基因与常见标志基因(BCR/ABL,AML1/ETO,CBFβ/MYH11)表达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5.独立分析初治WT1基因阳性的患者在AML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达水平,发现初治组(8.610)、未缓解组(11.690)、复发组(8.065)与缓解组(0.105)在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初治组(8.610)、未缓解组(11.690)、复发组(8.065)三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作为一种MRD的监测手段。结论:1.WT1基因在AL中高度表达,且髓系表达高于淋巴系,但在两者各自的亚型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不大,结论尚需大样本的临床资料论证。2.初诊时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对AL的预后评价还有待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分析。3.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中,WT1基因与常见标志基因(BCR/ABL,AML1/ETO,CBFβ-MYH1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可作为临床评估AL发生发展、及监测MRD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