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密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是一种直接将燃料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全固态能量转化装置,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便于模块化设计等优点,被称为未来世界十大新能源技术之首,对于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SOFC的结构类型主要有管式与平板式两种类型。平板式SOFC因具有高的电流密度与功率密度,成为研究的重点,但气密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平板式SOFC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气密性问题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电解质气密性,另一个是封接材料的封接气密性。对于电解质气密性问题,设计了一套气密性检测装置。首先根据SOFC的结构特点、检测精度、工作条件,确定检测方法为压降法、检测压力为真空度;其次根据检测压力,参照真空设计手册,确定真空密封的封堵位置、密封材料、密封压力,并完成管道壁厚、真空容腔壁厚等真空设计参数,以及真空泵及其它配件的设计与选择;然后对腔体和固定夹具进行设计,通过三维模拟仿真,排除部件装配过程中干涉现象,优化模型,确定设计方案;最后完成实体装配。封接气密性问题与封接材料性能有关,为此研制了一种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并将其填装在设计的电池结构内,进行中温烧结封装,对其相关材料特性与封装特性展开了研究。粉体材料球磨5h,粒度平均值为10μm;通过热重分析仪对材料进行热性能分析,25800℃质量损失仅为3.5%。通过热膨胀仪测试可知材料在700750℃的热膨胀系数处在810×10-6/K-1。通过SEM和EDX分析可知封接界面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元素之间相对稳定无扩散。在改进后的封接气密性检测装置中,通入2kPa的N2,进行封接气密性检测,测得漏气率为0.0039sccm/cm。SOFC的电解质和封接材料封接的气密性还可以通过电池的开路电压来表征,因此采用上述复合材料对电池进行封接后,使用拜特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而后研究不同H2流量对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电流密度-电压、电流密度-功率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流量越大电池的开路电压越高,H2流量为0.6slm时,电池的开路电压可以达到1.167V,接近理论电压。当电流密度低于100mA/cm2时,H2流量对电池的电压影响较小;当电流密度超过100 mA/cm2,H2流量对电池的电压影响较大,会造成电压急剧损失,损失的电压主要体现在浓差极化部分。H2流量与电池的功率密度也是正相关,H2流量越大,电池的功率密度越高,最大功率密度为326mW/cm2。最后通过恒流放电,对电池电化学稳定性进行表征,0.8V恒流25h,电池电压降为0.796V,电压值几乎无变化,表明电池电化学性能稳定无衰减。
其他文献
随着创业板限售股的解禁,大股东与高管频频进行减持,原因是创业板股票发行本身就具有“三高”特质;但创业板公司业绩波动巨大、治理结构有待优化、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性难以为继等也是其遭受减持的缘由。创业板上市公司包括大股东与高管在内的内部人选择减持的动因及其向市场传递了怎样的信号,这些信号又引起了市场和投资者什么样的反馈,过程中是否利用其掌握的更多信息择机减持,以及大规模减持所造成的经济后果等一直
<正>一、元代公案戏简介在元杂剧中,有一类专以诉讼事件为题材的作品,称作公案戏,这些剧作中往往塑造一个清官形象来辨贤愚、勘忠奸,为民众伸冤断案,因此或可称之为清官戏。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日裔美国学者福山重新提出历史终结论并引起广泛的争议。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推广普及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本课题是新
主要从保证焊接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几方面对不锈钢复合钢空冷器丝堵式管箱的两种焊接工艺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得出采用第二种焊接工艺更加经济、合理、实用。 Mainly fr
2001年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2008年作为校本课程范畴的综合素质类课程“梦想课程”应运而生。截止2016年3月,贵州省
<正> 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促进工业生产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连铸技术近些年来又有很大进步,近终形连铸得到各国青睐,提高传统连铸的生产效率(高作业率、高拉速、高质量)在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常见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讨论教学法以及传授教学法。本文认为,这些教学方法需要从理念、流程以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建设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高职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以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