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看蒙汉文化交流——以《赵子龙大战长坂坡》为例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tt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是在汉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说唱文学作品。本文运用文本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胡仁乌力格尔在科尔沁地区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入手,对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大战长板坡》选段进行个案分析。 第一部分从胡仁乌力格尔在科尔沁地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入手,论述胡仁乌力格尔在当代的境遇以及胡仁乌力格尔对《三国演义》的移植。 第二部分通过对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大战长板坡》一段的具体分析,从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对原著《三国演义》结构、情节和汉语言方面的借鉴入手,从而证实其对汉文化的继承;从人物形象、心理描绘、表现手法、再创情节以及民风民俗的体现等方面来证实对本民族文化的创新。 第三部分论述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对蒙古族叙事民歌和好来宝等传统文艺形式的影响,以及对民风民俗方面的影响。 以上三方面的论述,充分说明了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对汉文化的借鉴以及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从而也证实了它是蒙汉文化交流的结晶。
其他文献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狄公案》系列小说自问世以来,不仅风靡西方世界,其译本也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数十年间热度不减。他构建的半写实、半虚构的杂烩式“大唐帝国”,一度被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字母词语从西方语言进入汉语,与此同时,汉语本身在发展中也创造了一些本土的字母词语。字母词语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广播、报刊、书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是在古希腊罗马史诗的土壤里孕育的,史诗在反映现实、描写个人遭遇、集中时间描写某段时间发生的故事、注意人物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后
本文对《格萨尔》与《荷马史诗》神灵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章与第二章《创造一个神灵世界》,都是探讨藏民族与希腊民族丰富的神灵体系及其与自然
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为认识河北古代的历史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北地区古代文化中先秦时代是独具特色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