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从八脉交会穴治疗抑郁症失眠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抑郁症失眠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病源主要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将符合抑郁症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运用PEMS3.1软件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八脉交会穴组)和对照组(疏肝调神组)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取穴:列缺双、照海双,百会、印堂;对照组取穴:四关,百会、印堂。两组均运针至得气后留针30min,出针后两组均心俞穴埋皮内针,留针3天。疗程:12次为一疗程,六周内完成,两次治疗间隔时间≥2天。完成10次治疗方为有效观察病例。分别在治疗前、第六次针灸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评价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别。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既往治疗史、中医证候、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间具有同质性,均衡可比。2两组第六次针灸治疗前、疗程结束和疗程结束后一月有效率比较,八脉交会穴组三次有效率分别为:91.4%、94.3%、91.4%;疏肝调神组三次有效率分别为:80.0%、85.7%、85.7%。两组三次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比较,八脉交会穴组和疏肝调神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对比趋势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八脉交会穴组在第六次针灸治疗前及疗程结束PSQI评分下降趋势较疏肝调神组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八脉交会穴组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优于疏肝调神组。4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八脉交会穴组和疏肝调神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对比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组间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组与疏肝调神组在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失眠均具有显著疗效,两组在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方面疗效相当,八脉交会穴组在改善睡眠方面优于疏肝调神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