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磷矿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已被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目录,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生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阳磷矿作为我国少有的富磷矿床,主要开采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的磷块岩,矿井主要开拓巷道一般都布置在磷矿石下盘的红页岩中,然而红页岩在暴露后风化速度快,因为红页岩矿物成分中粘土矿物成分较高,所以具有遇水膨胀和泥化的特性而且随着开采向深部不断发展在高应力作用下红页岩脆性减弱,塑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高应力软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矿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已被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目录,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生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阳磷矿作为我国少有的富磷矿床,主要开采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的磷块岩,矿井主要开拓巷道一般都布置在磷矿石下盘的红页岩中,然而红页岩在暴露后风化速度快,因为红页岩矿物成分中粘土矿物成分较高,所以具有遇水膨胀和泥化的特性而且随着开采向深部不断发展在高应力作用下红页岩脆性减弱,塑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高应力软岩的特性。同时研究表明,在复杂地质环境和高应力条件的耦合作用下,红页岩围岩易出现剪胀、大变形流变和遇水膨胀等复合型破坏,巷道表现为断面收缩、片帮、冒落等多种破坏形式,围岩破坏严重难以有效支护。因此深入研究高应力红页岩巷道失稳机理,对于保证磷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以开阳平安磷矿844中段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针对目前高应力红页岩巷道控制原理及技术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物理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对高应力红页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干湿循环下红页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围岩控制技术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平安磷矿844中段运输巷进行现场调研,使用钻孔窥视仪、多点位移计、锚杆索测力计、振弦式土压力盒、现场和矿压监测的综合分析,得出高应力红页岩围岩破坏特征。(2)通过力学试验、压汞实验、X射线衍射实验(XRD)、电镜扫描实验(SEM)、测试了循环前后红页岩的力学特性变化、孔径分布、孔隙率和有效孔隙率的变化,测试红页岩中矿物成分变化,结合观测红页岩空隙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红页岩的吸水及软化效应的微观变化。(3)通过使用FLAC3D数字模拟软件着重分析了红页岩巷道支护方案中桩的不同埋深度、不同间距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塑性区扩展范围增加情况以及巷道围岩顶板和帮部位移,分析了在不同条件情况下高应力红页岩变形破坏情况,得出不同影响因素对于红页岩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破坏特征。(4)根据844中段运输巷的具体概况,通过格栅拱架支护技术、浅孔注浆修复技术以及强化支护技术体系,提出了巷道的控制技术思路及悬臂桩+格栅拱架+锚网索+注浆的巷道支护形式;通过对于844中段运输巷的不同支护措施及原始的支护措施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
其他文献
多元系固-液相平衡是研究物质结晶过程的基础,为了给五元体系NH4+,K+//Cl-,H2PO4-,(NH2)2CO-H2O的固-液相平衡研究以及共结晶过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353.15 K条件下五元体系NH4+,K+//Cl-,H2PO4-,(NH2)2CO-H2O中的4个三元体系和3个四元体系进行了固-液相平衡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1)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3个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学前教育经历了重建与规范期、整顿与改革期、发展与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深圳学前教育存在公办园在建设进程中隐忧重重、幼儿园教师离深返乡凸显、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下,深圳应积极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公办校接管模式,精准施策,让幼儿园教师安居、乐学、善教,多措并举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扎实地走出一条高质量、公益性、特色化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
本文应用单因素、响应面等方法对电镀Sn-Ni-Cu合金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得到最佳的电镀Sn-Ni-Cu合金镀层的镀液配方及操作参数。之后再对样品进行加热,研究热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首先对焦磷酸盐体系中电镀制备Sn-Ni-Cu合金镀层基础配方的优化。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温度、p H值、电流密度、各主盐浓度和焦磷酸钾浓度对镀层组成含量的影响;L-半胱氨酸、乙二胺和柠檬酸三铵的浓度对镀层光泽度及耐蚀
含有三氟甲基(CF3)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一直以来在农药、医药以及材料科学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以经济便捷高效的新方法在化合物中引入三氟甲基是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三氟甲基具有亲脂性、强吸电子性以及稳定的碳-氟键等特性,将三氟甲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中能够显著改善化合物的各种特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化学和代谢稳定性。三氟甲基化反应主要是利用三氟甲基化试剂来实现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亲核型
十元瓜环(Q[10]),做为瓜环家族中聚合度最大的成员,其大的空腔以及众多数量的端口羰基氧赋予了Q[10]与众不同的性能。本文以Q[10]为构筑基元,选择了盐酸小檗碱(BER)、质子化吖啶(MeAD)两种客体分子,构筑荧光探针Q[10]@BER、Q[10]@MeAD,通过多种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它们的主客体作用,并将这两个荧光探针应用于农药检测;同时研究了两个哌啶衍生物与Q[10]的自组装结构特征;
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将非结构化文本转变为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方式之一,NER模型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下游任务的执行效果。现阶段表现较好的NER模型大多均添加辅助信息以丰富特征类型,而辅助信息需耗费一定资源进行构建,难获取,不同领域特征差异较大,且特征质量的
喀斯特地区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动力灾害频发,有关喀斯特地区金矿床开采巷道围岩采动致灾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以黔西南烂泥沟金矿深部含断层构造巷道为研究对象,为探究开采扰动下深部含断层构造巷道围岩的损伤特性,综合采用了现场调查、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等研究方法,对开采扰动下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围岩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分形演化过程展开研究,并基于微震监测手段对其演化规律进行验证
由于泥质软岩巷道以易裂化、软化等为显著特点使得泥质巷道事故频发。因此,深入研究动力扰动下的泥质巷道的破坏特征以及强力耦合支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山脚树煤矿1200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巷道变形破坏情况,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动力扰动下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强力耦合支护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贵州省盘州市山脚树矿1200运输巷道进行现场调研,
在瓦斯治理钻孔施工过程中,实际瓦斯抽采钻孔的轨迹往往与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钻孔发生偏斜的现象,从而极易产生瓦斯抽采盲区,存在安全隐患。本文以河南省新郑市新郑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为工程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三软”突出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偏斜规律及工程应用进行研究。(1)通过现场数据的监测数据,得到倾角为15°、30°、45°、60°、75°、90°的瓦斯抽采钻孔随孔深改变的轨迹变化图以
为了满足各行业对钢铁工业提出的高要求,开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及良好成型性能的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几种低碳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相变、工艺模拟和热轧实验,分析相变规律,研究热轧及回火工艺参数对实验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工业生产提供实验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等温相变实验表明,在未变形条件下等温时,随着等温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组织由板条贝氏体逐渐转化为马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