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项目(CCSD)研究中,从地下深880米的钻孔深处,采集的泥浆样品中分离出了一个嗜碱性厌氧菌新种。在形态上,该细菌新种表现出轻微的弧形杆菌形态。在生理上对该细菌进行了定性,通过在10-48℃这一温度范围内进行观察,发现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8℃,通过对0-7.5% NaCl盐度范围和0-6% KCl盐度范围分别进行观察,并对6.4-12.4 pH值范围进行测量,发现其最适pH值为9.4。严格意义上的厌氧细菌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如蛋白胨、肉汁、乳酸盐、纤维二糖、葡萄糖、核糖和延胡索酸盐等。该菌基因组G+ C含量为35.4 mol%。基于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细菌新种属于厚壁菌门,即G+ C含量较低的革兰氏阳性菌。对16S rRNA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细菌属于Clostridiaceae科,G+ C含量低,与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和Anaerobranca californiensis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达到94%和93%。分离出来的细菌代表了一个嗜碱性新种。根据其生理和分子特性,建议将该细菌命名为Alkaliphilus Aanaerobic- sp. nov。高度厌氧生存环境,以及该细菌与CCSD钻孔中的其他分离物的比较,也在本文中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