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材料高灵敏度表面波传感器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满足科研与商业市场的实际应用需求,各种类型的生物传感器研究相继开展,其中,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地关注。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高稳定等优点。目前,基于Kretschmann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生物传感器凭借其免标签、实时检测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电化学、环境安全以及医学诊断等不同应用领域。存在于金属介质表面的表面等离激元(SPP)通过耦合棱镜以及偏振光束的激发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波(Surface plasmon wave,SPW),这种表面波对外界环境折射率的变化异常灵敏。传感层折射率的改变最终可转化为反射光谱的光学量的显著变化,以此对分析物进行检测。传统的SPR生物传感器芯片和生物分子结合的能力较差,极大地限制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品质因子等性能。因此,我们在传统SPR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性能,获得新型的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芯片。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通常增强生物传感器灵敏度的方法是将传感技术与功能化的二维材料相结合,例如:石墨烯(Graphene)、黑鳞(Black phosphorus)、过渡金属化合物(TMDCs)等。其次,不同结构的模式间强耦合同样可提高灵敏度。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性。本论文主要对一系列由新型二维材料以及不同模式结构组成的传感芯片的灵敏性能展开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拓扑绝缘体—碲化铋(Bi2Te3)的SPR折射率生物传感器。在角度调制和波长调制下,通过不断优化碲化铋的厚度选出其最佳厚度值,传感器的角度灵敏度以及波长灵敏度均能得到提高,最高角度灵敏度可达到175°/RIU。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Results in physics上。(2)设计了一种特殊波导模式—基于石墨烯的损耗模式共振(Lossy mode resonance,LMR)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石墨烯的上表面覆盖cytop层,一种易成膜的低损耗含氟聚合物,石墨烯较大的表面积可加强与生物分子的吸附性,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品质因子,选择合适的厚度优化值可改变不同模式下的共振强度。与SPR传感器相比,这种LMR生物传感器可在横电(transverse electric,TE)和横磁(transverse magnetic,TM)模式下激发共振,且品质因子(Figure of merit)大幅度提升,是普通SPR传感器的近十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asmonics上。(3)设计了一种基于硒化锗(Ge Se)半导体二维材料的SPR生物传感器,通过在金片上旋涂不同层数的硒化锗,对不同折射率的乙二醇溶液的检测灵敏度会逐渐增加,然后随之下降,旋涂四次时其品质因子为14.37RIU-1,灵敏度为3581nm/RIU,在传统的SPR传感器的基础上灵敏度提升了近80%。同时,这种传感器用于金属铅离子检测的灵敏度以及分辨率大大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photonics上。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电子电气行业的迅猛发展,传统陶瓷介电材料由于损耗高、加工难和脆性大等缺点,难以满足电子电气行业的新需求。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具有损耗低、成本低、易加工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能有效弥补陶瓷介电材料的不足,在微电子产业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在小型电子封装、电力电气绝缘和柔性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钛酸钡(BT)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聚偏氟乙烯(PVDF)柔韧性好、密度低、阻抗低、储能密度高、易加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市场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状态,国外建筑师的涌入给中国建筑业界带来了许多新的建筑文化、建筑视野、建筑手法,这使得部分本土建筑师迷失于所谓的风格与形式之间,建筑的人文精神和本体性逐渐变得无人问津。作为建筑师,只有发展出适宜建筑本体表达的设计方法、设计策略,才能使得本土建筑自身的语言被理解,我们才能找到适合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发展的道路。“建构”文化理论的引入可以为中国本土的建筑师和建
电火花加工作为特种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非接触式的加工方式决定了其具有传统机械加工所不具备的优势,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涉及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脉冲电源作为电火花加工能量的提供者,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电火花加工的结果,而电火花加工是否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电火花加工间隙放电状态检测技术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电火花脉冲电源、间隙放电状态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其发展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选择港中大(深圳)教学综合大楼作为毕业设计,并以教学空间复合性作为设计的构思出发点。设计承接港中大书院教学的传统,将教学用房分为三种类型与多重独立与通用的层级,并以此形成建筑的空间体量基础。结合地形特点、周边环境要素以及深圳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四个书院独立与合用空间的组合,构建营造了一个特定的具有个性的建筑形态。教学空间可分可合,非正式教学空间结合多重流线的有致变化,以适应当代高校教学的要求。本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高居不下,因此,肿瘤的防治变得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科研工作者们也逐渐认识到,要想实现对肿瘤的全面认识和治疗控制,首先需要理解和认识肿瘤极为复杂的微环境。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一个多因素、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网络,它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以及转移
位移传感技术是利用可测的物理量来与微小位移量之间形成对应关系,通过对可测物理量的测量实现位移信息的获取。根据所测物理量的种类,现有的位移传感技术主要分为电学测量和光学测量两种,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对于电学测量方法,常用的电学物理量有电位、电容和电感等,而光学方法所用的光学物理量有振幅、相位和偏振等。针对较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在实际测量中光物理量相对于电物理量存在一定的先天优势,例如
如今,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已成为探测微观世界的主要手段,也是推动物理、生物、化学、信息等一系列学科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超短脉冲激光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具有广泛自由度的色散调控器件,以得到最短的激光脉宽。另一方面,啁啾脉冲放大(CPA)是目前获得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的重要方式。在CPA中,展宽器与压缩器以及材料之间的色散匹配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压缩脉宽以及光束质量。因而,为迎合超短脉冲激光的发展需要,需要一
1979年,Berry和Balazs在量子力学领域提出薛定谔方程具有不随时间变化的艾里函数的波包函数解,并表示这种不对称的自加速光束具有无穷的能量。起初这一工作并未引起人们的兴趣,2007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Siviloglou和Broky等人无偏差的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展示了艾里光束形成。通过引入截至系数得到了有限能量艾里光束。艾里光束因自身具有自加速、无衍射、自愈等奇特特性引起了科研
深圳市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城市,科技产业园建设正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为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圳市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越发密切,园区功能日益多元化,同时空间布局向高密度发展,空间形态也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在有限土地资源下,以高效混合的方式满足了新兴产业空间的发展需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