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科技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最根本要素。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利用的综合能力(知识产权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竞争力与知识产权能力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突破和现实借鉴意义。竞争力理论,尤其是基于资源/能力观、动态能力观的竞争力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目前竞争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使有价值资源转变成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产权资源的价值和可再生性、可变化性等柔性特质,使其成为国家、区域、产业以及企业形成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为了刻画知识产权在提升区域竞争力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路径,我们引入知识产权能力的概念,将区域的知识产权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司法机关、中介等知识产权相关主体创造、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参与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知识——知识转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能力——企业、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区域竞争力”的思路来分析知识产权能力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为了对本文理论找到现实的支持,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以创造为主的知识产权能力评价体系,并以全国31个省市区域及深圳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描述统计等方法,试图分析区域竞争力与知识产权能力的内在联系。此外,通过对深圳的实例分析得出对我国其他省市区域培育知识产权能力的若干启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知识产权能力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在区域与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中引入知识产权能力这个综合指标体系,改进和简化了现有的研究和评价方法;通过对知识产权能力的评价可以为区域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现实支持,深圳的经验证明,通过不断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的培育,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