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纳米流体的制备和应用情况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纳米流体不仅可以应用在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中,对于光伏-光热分频复合利用系统,纳米流体既可以用于加强流体的热性能或磁性能,也可以作为选择性吸收滤光的介质,应用于选择性光谱吸收领域。然而,目前对于高温状态下纳米流体性质的研究有限,且随着温度升高,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普遍降低,制约了对纳米流体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选择了性质稳定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分散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纳米流体的制备和应用情况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纳米流体不仅可以应用在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中,对于光伏-光热分频复合利用系统,纳米流体既可以用于加强流体的热性能或磁性能,也可以作为选择性吸收滤光的介质,应用于选择性光谱吸收领域。然而,目前对于高温状态下纳米流体性质的研究有限,且随着温度升高,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普遍降低,制约了对纳米流体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选择了性质稳定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分散质,制备了水基二氧化硅纳米流体,通过透射率的测量及分析,对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对制备纳米流体过程中“磁力搅拌时间”和“超声分散时间”的不同组合的测试,确定了最佳磁力搅拌时间为1h,最佳超声分散时间为2h。本文使用粒径10-20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了体积分数分别为0.0011%,0.01%,0.0189%,0.0278%,0.0367%的水基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各四份,存放于定做的比色皿中,之后将每种体积分数的四份样品分别保存在室温,50℃,75℃,95℃的环境中168h。在纳米流体刚制备好后以及之后每过24h,利用光谱仪测试样品的透射率,共测试160次。实验结果表明,水基二氧化硅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受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磁力搅拌时间、超声分散时间、纳米流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积分数为0.0011-0.0367%的水基二氧化硅纳米流体在室温(25℃)到50℃的环境中稳定性良好,在50℃条件下稳定性最好。
其他文献
量子点在活体动物的毒性研究已逐步开展,然而其对妊娠和产后期动物的生殖毒性研究相对缺乏。量子点除了材料本身引起的毒性,也兼具因纳米尺寸而致的特殊毒性。研究显示量子点
全氟有机化合物(perfluorinatedorganicco-mpounds,PFC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广泛分布。本研究在汉江(武汉段)共设23个采样点分析表层水体中PFCs含量。汉江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晚清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求存,开始陆续进入西方,去观察那个一直被“中华人”鄙夷的“泰西”,到底凭借什么在屡次战争中打败了“中华帝国”。西方世界是现代文明的场所,传统文明孕育出来的晚清国人暴露在这样的场所,必定是一种格格不入的状态。晚清域外游记展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同时也记录了晚清游者接受西方文明的复杂心态,晚清国人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本文将借助旅行文化理论,根据身体感
双向张弦梁结构是预应力张拉结构,拉索索力稳定在设计范围内是保证结构正常使用的关键。精确识别出拉索索力对于评估该类结构的安全性、预测结构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
目的:通过对具有明确迁徙史的沈阳和新疆的锡伯族进行调研和考察,设计筛选研究对象并进行样本采样,对采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探寻锡伯族健康状况及种族特征性测量位点。对采样
本文通过调整端基取代基的种类及端基烷链的长度,合成了两个不同系列的9,10-二乙烯基蒽衍生物,9,10-二(对烷氧基苯乙烯基)蒽(DSA-OCn)和9,10-二(N-烷基咔唑-3-乙烯基)蒽(ACZn
随着手机终端的智能化、移动应用的产业化,手机应用程序更加看重用户体验。为了保证使用过程的应用程序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应用程序应能够快速处理数据,并且服务器具有高效的
伴随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公民开始普遍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会计就是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的大趋势之下诞生。环境会计计量是指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通过会计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而英语学业自我概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因素,二者关于如何激发和增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在研究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的英语学业自我概念既是个人学习英语的动力,又与个体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紧密相关,如时间管理倾向等。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是人格健全的重要表现,被很多学者看作是促进学业成就实现的中介变量。国内外学者分别做了大量关于时间管理倾向和英语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各环节都将面临新的挑战。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有助于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研究通过对湖南H职业技术学院五个二级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专业教师的访谈,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