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选官制度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权的维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作用。因此,历览历朝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这样说,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伴随着悠久的中国古代历史,选官制度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先秦时代开始,到清朝早期,悠悠历史长河之中,选官制度可谓是门类繁多,精彩纷呈。其中主要有原始社会的选举贤能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贤礼士和奖励军功制度、秦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以及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等等。当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除此之外,还有几千年来一直贯穿中国历史的学校选才制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脉络清楚的选官制度体系。如何看待和分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本文的中心议题。我们认为,看待古代选官制度,应当以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辩证分析,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更好地分析古代中国社会的内在运作机制,进而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提供历史借鉴和相关启示。总的说来,这些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潮流,也巩固了社会统治秩序,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缔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然而,精华既在,糟粕必存。这些选官制度有的注重门第,有的内容僵化死板,有的禁锢人们思想,这些选官制度的负面性也是颇大的,其危害性至今仍然在毒害广大的中华民众。如何看待这些选官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和政治任务。解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才强国战略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导作用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