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土地基建筑物迫降纠倾的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xuwei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软土地区截桩迫降纠倾课题,采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对云南某深厚软弱地基上因基坑开挖并持续抽水施工引起的临近建筑桩基础和地基土体变形、建筑物的倾斜与截桩纠倾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基坑开挖并持续抽水施工后,基坑中间及建筑远场区域土体发生了轻微的隆起现象,随着相邻基坑的持续抽水施工,靠近基坑侧桩体特别是两端桩体底部土体达到土体临界塑性,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塑性区域由该桩桩底向桩身及临近桩体发展。(2)对相同工程采用PKPM及ABAQUS计算结果表明PKPM与ABAQUS计算所得墙体受力差异较大,结合基础与地基变形不难发现,在基础与地基土体分离并出现架越作用后,上部结构在基础处产生位移与转角,结构内力出现重分布,主要表现为中间墙体竖向力向两侧分散。证明了采用常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具有很大误差,其结果的可信度还有待商榷。(3)基坑开挖前,桩体轴力与弯矩大小分布均为边桩(N2、N8)>中桩(N5);在基坑开挖并持续抽水后,结构内力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沿南北方向桩体轴力变化较大,而弯矩变化不太显著,表明结构发生了整体性倾斜。(4)通过对各分析步下周围水位线与影响范围形状分析表明:a)在基坑开挖并持续抽水后,基坑排水形成了自然降水漏斗曲线,靠近基坑处土体渗流速度较大,地基土体最大渗流速度出现在基坑侧面底端,该处很容易诱发扩大破坏;b)在设置止水帷幕初期,土体渗流作用较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渗流作用趋于平稳,止水帷幕对基坑侧浅层土体的水平阻隔明显,遮帘效应显著。(5)在各批次截桩过程中,后一次截桩较前一次截桩产生结构沉降量要大,通过对各批次截桩过程中上部结构与桩体的受力变形发现,中间基础梁与底层横向墙体中间部位在截桩后期出现较大拉应力,在今后类似截桩纠倾设计施工时应注意对该部位补强处理。
其他文献
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一直是地震工程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弹塑性时程分析至今尚未良好的解决诸如结构模型的建立、材料非线性、构件恢复力模型以及数值分析等方面的难题,
目前施工图审查主要是靠审图专家手工审图。审图专家同时翻阅多种规范并查看地质报告、计算书及大量图纸,任务繁重,耗时较长,有时还会出现漏审或错审规范或强制性条文的情况。为
一直以来,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水工结构中,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中.如工业建筑中的大型设备基础、高层民用建筑的筏式基础
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设计荷载。如高耸结构(如烟囱、塔架、桅杆等)、高层房屋、大跨桥梁、屋盖等,风荷载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阵风作用下风荷载作用包括静风荷载
长期以来,由于计算手段的限制,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常把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者作为彼此离散的独立结构单元进行力学分析,即常规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完全忽略了上部结构、基础与
住宅工业化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建设高层工业化住宅的有效途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为解决现阶段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复杂、造
本文对高压静电场促进活性污泥絮体沉淀以及改善活性污泥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高压电场对活性污泥絮体沉淀的影响。通过沉淀筒实验证明高压静电场能够有效促
本文对公路双连拱隧道的发展概况、模型试验方法、数值模拟手段等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影响隧道围岩稳定的因素、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形态及隧道围岩破坏的力学机理,对其变形破坏
金安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境内的金沙江中游河段上,装机容量4×600MW,最大坝高160m。坝址区左岸分布有B1、B2、B20 三个堆积体边坡。边坡所赋存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