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推动广东省高校体操课程改革的进程,本研究分析研究了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改革现状,对各高校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力求从完善体操课程自身体系的角度出发,使之与《指导纲要》的要求相一致,以期对我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建立新的体操普修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查阅大量有关体操教学的发展,大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文献资料和相关论著,就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操普修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各高校体操方向的专家交流,根据论文研究内容设计、发放问卷,获取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论】1.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各校的平均学时数为64.727学时,与新《课程方案》中建议的90学时有一定差距。有部分学校仍未根据《体操课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或修改大纲。2.体操理论课教学内容中,体操健身指导方面和体操创新实践方面的内容较薄弱。体操技术部分教学中,部分学校对实用类体操的教学内容和体操保护与帮助技术内容实践能力重视不够。3.高校体操课时大幅减少,各高校体操教师在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拓宽和丰富教学内容,探索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新型且实用的教学方法。我省各高校体操普修课采取的考核办法差异性较大,但大部分做到理论与技术相结合。4.广东省高校体操教师专业专业素质高,部分体操教师兼有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课程的教学。体操实践课师生比例较为合理。体操教学场地、器材普及率较高,但仍不能满足体操教学,图书音像资料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5.广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课外练习的情况不好,体操教学比赛较少开展,只有一所高校有体操协会。 【建议】1.作为必修课程,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体操类课程指导纲要》。没有根据《体操类课程指导纲要》编写教学大纲的,尽快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体操必修课教学大纲,尽可能细化体操教学大纲。2.体操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加强体操健身指导方面和体操创新实践方面的内容的教授,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运用体操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并能够指导大众健身锻炼。体操技术部分教学中,简化竞技体操,增加实用性体操的教学和体操保护与帮助技术的实践;开发体操的健身价值;培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多元化。3.各高校适当增加体操普修课时量,从课时量方面体现体操课程的基础地位。体操教学方法创新,分别从基础类体操、技术类体操以及分组教学三个角度进行。4.体操教学评价方法从理论、技术、技能以及平时表现综合评价,确立3:4:2:1(理论与作业站30%,技术占40%,技能占20%,平时表现占10%)的考核比例,力求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5.体操教师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器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各高校相关领导对图书音像资料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这一现状提高重视。6.广东省各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积极组织体操课外练习,形成课内外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体操协会,组织各种体操教学比赛,以赛促练,促进体操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