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芯片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指令集架构是芯片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当今社会占市场支配地位的ARM和X86指令集架构并不是开源的,开发设计需要高昂的授权费并且指令庞大而复杂,严重阻碍了指令集的发展。而RISC-V作为一个完全开源的、精简的指令集架构,它完美地解决了ARM和X86的知识产权和复杂性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开发门槛,吸引了大量的开发人员加入RISC-V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芯片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指令集架构是芯片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当今社会占市场支配地位的ARM和X86指令集架构并不是开源的,开发设计需要高昂的授权费并且指令庞大而复杂,严重阻碍了指令集的发展。而RISC-V作为一个完全开源的、精简的指令集架构,它完美地解决了ARM和X86的知识产权和复杂性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开发门槛,吸引了大量的开发人员加入RISC-V指令集的研究。其中对于RISC-V指令集扩展的研究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由于RISC-V指令集架构出现的时间较短,当前人们对于RISC-V指令集的研究主要放在了处理器的实现上,而对于RISC-V扩展指令集的研究少之又少,一般都是企业在研发定制处理器时,对于所需要的特殊指令进行自定义扩展。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面向网络应用的RISC-V扩展指令集的设计。分别对软件定义网路的P4基本动作和RISC-V扩展指令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将软件定义网络中的P4基本动作映射到RISC-V指令集中,实现P4动作功能和RISC-V扩展指令一一对应。从而创造性地将RISC-V指令集架构与软件定义网络相结合,设计了一套专用于软件定义网络的RISC-V扩展指令集,实现了面向网络应用的RISC-V扩展指令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研究分析了P4可编程数据平面技术、P4的基本动作,详细介绍了RISCV指令集架构的模块化结构、寄存器结构、六种基本指令格式,论述了RISC-V指令的编码长度、指令编码空间、基本操作码空间、绿地扩展和棕地扩展等将要使用的指令集扩展技术,为扩展指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研究和分析了指令集设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RISC-V扩展指令集的设计流程,详细介绍了扩展指令集需要实现的RV32I指令集,然后分析了P4的基本动作,设计了与P4动作功能相对应的RISC-V扩展指令集,并根据基本指令格式给出了扩展指令的指令格式。(3)搭建了RISC-V指令集专用的riscv-gnu-toolschain工具链和riscv-tools模拟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riscv-gnu-toolschain工具链和riscv-tools工具进行了扩展以支持编译和运行自定义指令,最后对RISC-V扩展指令集进行了验证分析。
其他文献
微波输能(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技术在能源利用研究以及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整流天线作为微波输能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与整流电路两部分组成,其原理是通过天线接收空间中的微波能量,再经过整流电路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能量输出。本文围绕整流天线中接收天线的设计与整流电路的设计两个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研究
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利用现有电力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PLC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电网基于PLC技术大力推进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同时华为也基于PLC技术推出的全新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电力线信道环境恶劣、数据在电力线传输时受到很大干扰,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金属导体的电磁散射问题一直是计算电磁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对于雷达通信和飞机隐身等军事场景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经过许多计算电磁学领域的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经有许多理论成熟的数值方法被用于研究电磁散射问题,如何减少计算时所需要的存储量并加快计算速度一直是这些数值方法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这些数值方法各有优缺点,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被应用于不同的实际场景,其中大多数方法利用矩阵的数学特性对其进行分解,也
在现代雷达通讯领域,微波光子学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学而言,具备低损耗、大带宽以及强抗电磁干扰的优点,已经成为了一门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且进展飞速的学科。目前在光子学发展中,光子集成由于其封装的结构,具有小体积、超低损耗、受环境影响更小的优良性能,成为了未来光子学发展的趋势。而微波频率测量作为在雷达信号处理判别中的首要条件,在微波光子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针对实际测频需求的不同,提出了各
遥感图像中的建筑物检测对城市土地规划、战场环境感知以及违章建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遥感图像具有丰富的建筑物细节信息及地貌背景信息,使用传统算法的建筑物检测方法提取结果普遍存在建筑物边缘缺失、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因此针对遥感图像建筑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度学习算法得到了高速发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检测方法也层出不穷。本文在总结并分析国内外建筑物检测
月表通信网络是由大量无中心的、存储及数据处理能力弱、能量受限的无线通信节点组成。这些通信节点随机地分布于月表探测区域,自组织地形成多跳网络。由于月表通信环境非常恶劣,受月尘及陨石坑等的影响,通讯信号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导致月表通信网络具有低功耗、有损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低功耗有损网络。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针对低功耗有损网络特点专为其设计了RPL(Routing Protocol for
随着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确定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以太网所采用的事件触发机制在网络拥塞时暴露出时延较大、时延抖动无法预测等缺点,无法满足工业控制网络的传输需求。TTE技术是一种将时间触发协议与标准以太网相结合的综合网络传输技术,在保留标准以太网组组网灵活、低成本等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触发协议的实时性、容错性,能够在同一网络中高可靠、高性能
现代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往往需要主被动复合、共口径工作,因此对多倍频程天线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背景下,超宽带天线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紧耦合阵列天线属于新一代天线,具有宽频带、易小型化、易共型、易集成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通信、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中。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超宽带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论文根据巴伦和吸波器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建模仿真。基于巴伦平衡馈电和阻抗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人们的出行需求在不断增加,并且出行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为此我国的很多大、中城市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诸如交通拥堵、人群意外聚集等交通异常事件频发。交通异常事件的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对公共安全的保障之一,本文针对如何准确地检测出交通异常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该问题已成为一项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城市计算
本文首先研究了隐蔽监控问题,其中全双工合法监控者在人工噪声的协助下窃听可疑链路。与现有的工作不同的是,本文假设可疑接收者具有检测的智能能力。一旦可疑接收者检测到合法监控者的人工噪声,可疑用户将停止传输信息,这将导致监控性能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监控性能,需要保证人工噪声隐蔽地发射。在这种系统模型下,本文提出了一个优化问题:在满足隐蔽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合法监控者的窃听非中断概率。然后,基于可疑接收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