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的生命线,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紧缺已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的水资源不但贫乏,而且分布不平衡。因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势在必行。本研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甘肃干旱内陆区特色经济作物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007BAD88B07-7)的部分研究内容。论文对甘肃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与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依据作物最优灌溉制度模型,研究设计了基于GSM数据传输、远程精准控制的微灌节水智能控制软件系统。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石羊河流域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总量呈下降趋势,下游民勤盆地来水逐年锐减。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下降速度达到0.57米/年。石羊河流域的灌溉模式主要为常规灌溉,田块大、平整度差,灌溉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0~0.54,用水浪费,农田灌溉用水明显偏高,占85.9%,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159%,现状耗水量大于流域的水资源总量,社会经济用水挤占天然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最终将危及民勤绿洲的稳定。2.依据作物最优灌溉制度理论,提出了石羊河流域几种特色经济作物的灌溉制度。参照灌溉制度理论模型,开发了灌溉制度管理系统。3.GSM网络覆盖范围广,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误码率低,采用GSM网络的SMS(Short Message Service)来完成远程数据采集控制器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的通信,实现远程灌溉设备的实时监控、灌溉数据采集,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同时,引入自适应均衡技术,对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模型,来校正GSM网络信道产生的数据畸变,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4.开发了精准化微灌节水智能控制软件系统,以图表显示、流程控制、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和报表输出等多种方式,智能化地自动控制灌溉的全部过程,并向用户和管理员提供决策参考。甘肃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用水量高,灌溉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过度利用水资源已导致该地区生态安全脆弱。运用远程控制精准化灌溉智能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