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玄言诗以其浓重的说理特点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然而这是与中国人重具象的思维特点相抵牾的,因此备受贬斥、不被重视。然而玄言诗雄踞文坛百年之久,影响一代文风,对它的评价是不应如此简单、草率的。本文的主旨就在于对玄言诗的百年变迁作整体的把握,从而给玄言诗应有的客观评价。一方面,玄言诗从萌芽、兴盛,到消亡的发展过程是伴随着士族制度的由盛至衰的,应该说玄言诗不过是贵族精神生活安乐的点缀而已,所以对它的评价不宜过高。而另一方面,玄言诗自身的价值仍有不可低估之处,即一可以从中探究出当时社会上层生活的实景;二是诗歌中抽象思辨因素的渗入也反应了人类思维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必然,至于紧随玄言诗步履而来的山水诗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既体现了诗歌创作对物象的回归,又反映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升华,即对隐藏在山水物象之后的某种精神上的追求,而这中间的一环,无疑应是玄言诗对原始诗歌中朴质物象的舍弃,这才是玄言诗在诗史上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