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超声出现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现状,探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臀比、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入院随机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次日空腹静脉血糖、尿酸、肌酐、血脂、尿白蛋白/肌酐、心脏射血分数、左房前后径在不同心脏超声组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超声出现相应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血管病变的预防和发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顺序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80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入院随机血糖(指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酸(UA)、肌酐(C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次日空腹静脉血糖(FPG)、尿A/C(UACR)、左室射血分数(EF)。根据其入院后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分别包括心脏超声正常组(A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B组)、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C组)。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比较三组间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设定检验水准为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本研究共收集480例患者,心脏超声正常组130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100例,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250例。年龄、病程、收缩压、腰臀比、合并高血压例数在三组中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在三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在三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的化验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资料比较A、B、C三组中,空腹静脉血糖、EF、左房前后径在组间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尿A/C、入院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组间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存在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收缩压、BMI、腰臀比、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EF、合并高血压病史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合并高血压病史是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显示,心脏超声出现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者占总例数52.1%,提示在无心脏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早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需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2.年龄、BMI、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合并高血压病史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超声出现左房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为不可控因素,故需积极着手可控因素,控制血压及血糖、减重尤其改善腹型肥胖,可能有助于延缓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