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对膈肌相关的浅快呼吸指数(D-RSBI)、传统浅快呼吸指数(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准确性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48小时,且准备撤机,撤机前先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试验1小时后测量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膈肌移动度及血气分析。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别计算出每组患者的RSBI及D-RSBI并记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BI及D-RSBI对撤机失败预测的准确性。 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31位患者中,25例撤机成功(81%),6例患者撤机失败(19%)。使用ROC曲线分析D-RSBI及RSBI两组连续变量得出的结果如下:D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准确性最高,AUROC=0.87,P<0.05,利用约登指数计算出DRSBI的临界值为1.8次/分/毫米,即D-RSBI>1.8次/分/毫米预测患者撤机失败其敏感性66.7%,特异性96.2%,阳性预测值88.3%,阴性预测值87.1%。RSBI次之,AUROC=0.80,P<0.05,临界值为92.3次/分/升。即RSBI>92.3次/分/升,预测患者脱机失败其敏感性100%,特异性68%,阳性预测值57.2%,阴性预测值100%。 结论: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已发现较多参数预测撤机结果,D-RSBI及RSBI是预测撤机失败的良好指标,相较而言D-RSBI准确性高于RS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