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载无线通信(ROF)系统全光频率下变换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ROF(Radio-over-Fiber)技术被认为是提供宽带无线接入的有效途径,频率下变换技术作为解决ROF系统中接收模块高指标要求导致的高成本问题的主要方法,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在多个信道的ROF系统中,如何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也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DP-MZM实现了ROF系统上行链路的频率下变换;同时针对波分复用ROF(WDM-ROF)系统频谱利用率问题,提出了利用光学频率梳和单边带(SSB)调制实现高频谱利用率的频率下变换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MZM的外调制原理及其不同调制方式受光纤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纤色散对双边带(DSB)调制信号影响最严重,在接收端光电检测后出现信号周期性消失的现象;载波抑制(OCS)调制理论上不受光纤色散的影响。(2)利用DP-MZM实现了ROF上行链路的频率下变换,仿真了两臂在不同调制方式下的频率下变换,成功的将40GHz的RF信号下变换到10GHz的IF信号,降低了接收端带宽需求,并通过分析传输不同距离光纤长度信号的眼图,得到光载波抑制(OCS)调制信号性能最好,针对此结论对两臂为双边带(DSB)调制和SSB调制信号进行了改进,通过调节DP-MZM第三个臂的偏置,在输出端得到OCS调制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明显优于以上两种调制方式下的频率下变换。(3)针对WDM-ROF系统的上行链路,提出了利用光学频率梳和SSB调制实现高频谱利用效率的光子型下变频方案。实验验证了频率下变换的两个信道的下变频效果:成功地将加载在15GHz的10Mbit/s正交相移键控(QPSK)信号下变换到2GHz的IF信号,并给出不同传输距离下信号的眼图和星座图。并利用软件仿真了高速率、高频率RF信号的下变频效果,成功的将40GHz携带速率为2.5Gbit/s基带信号的RF信号下变频到了10GHz的IF信号,得到了传输150km后的BER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率和高频率的传输系统中,此方案仍然能满足通信需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多媒体的易操作性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正是在传播与使用中的易操作性,使得数字多媒体易遭到攻击者的恶意篡改、伪造、删除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将普通物品接入互联网中,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近年来,物联网由于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关注焦点。物联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电力电子设备应用的日益增多和各种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波动性负荷使用的日益增加,导致电能质量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电能质量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对于电能质量平稳信号的检测与分析问题,国内外算法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然而对于非平稳信号,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正确地检测、分析
随着深空探测和星地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通信距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仅仅通过增大单激光器功率来满足通信需求是很困难的,所以为了获得大功率、高质量的激光束输出,人们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发展,图像数据呈现爆发性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图像物理表现与人们所熟悉的概念信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对算法的处理能力和分类速度提出了很大的
LTE技术是3GPP组织在2005年针对未来高速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所提出的一项技术,被称为后3G,或者3.9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标准之一,LTE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基于
无线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CMOS工艺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射频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发展。极大的应用需求使高频、宽带成为射频集成电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压控振荡器作为非常重要的射
在很多图像分析技术中,图像分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前的一项关键技术。如果图像能够得到有效的分割,在后期的图像处理中就可以得到很多有效信息,如果在图
随着高速列车仿真模拟、物联网应用等领域对计算机计算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个的计算机已无法满足这么高的计算速度的要求。将一个大的计算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计算任务,并
随着人类对计算机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处理具有严格时间限制的计算密集型实时应用时,单核处理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人们把提高计算机性能的需求通过采用多核处理器来实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