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医学目前认为,肿瘤的发生是一种多因素、多阶段、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机制非常复杂。细胞凋亡是1972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Kerr等提出的,是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一种自发、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生物体维持细胞数量相对稳定的固有机制,这一机制若有障碍或发生异常,就有可能引发肿瘤或其它病变。细胞死亡过程的紊乱已被证明与肿瘤的形成相关密切。组织内部的平衡是细胞增值与死亡的平衡,肿瘤过快过多的生长是由于肿瘤细胞过少的死亡及过多的繁殖的共同结果,若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肿瘤细胞就有可能停止生长,保持机体处于正常状态具有积极的生物学意义。 祖国医学认为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邪毒滞于胸中,肺气失宣,痰凝气滞,血脉淤阻,日久形成肿块。肺脾气虚,阴阳失和,受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初未能成积聚,正虚祛邪不力,日久留滞成痰,痰气互结,乃成肺积。痰瘀化热,灼伤血脉,则咳唾痰血。肿瘤是以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脏腑功能减退,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易遭外邪侵袭,内毒积聚,以致发生癌瘤。肺癌的脏腑病机与肺、脾二脏密切相关,痰结贯穿于肺癌由原发到转移的整个病程。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肺癌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治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治疗肺癌在临床实践中日益显示出优势。 益肺饮是我院临床治疗晚期肺癌气阴两虚型的有效方剂,在治疗肺癌中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本研究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临用前将用中药组大鼠血清加入RPMI1640培养液,浓度为10%。西药组用含10%正常大鼠血清RPMI1640培养液配制,加入西药顺铂浓度为10μl/ml。对照组大鼠血清加入RPMI1640培养液,浓度为10%。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施加处理因素48h。在光、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应用H-E染色和光镜-酶细胞化学染色法及电镜技术,观察A549人肺癌细胞株的形态学改变及酶活性改变。光镜下,H-E染色观察用药物组形态学改变,细胞失去其正常生长形态,由长梭形变成卵圆形或圆形,见贴壁细胞不断脱落,胞浆空泡化,核染色质浓密,有的呈斑块状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观察细胞变圆,表面微绒毛和突起明显减少、变短,胞浆浓缩,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泡内容物电子密度与基质相似。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边集,见凋亡小体。中药组、西药组的细胞质膜标志酶Mg2+-ATPase,内质网标志酶G-6-Pase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密度减低,提示酶活性明显下降。益肺饮药物血清具有诱导A549人肺癌细胞凋亡作用;益肺饮药物血清具有降低A549人肺癌细胞G-6-Pase、Mg2+-ATPase活性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益肺饮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中医复方临床应用及治疗肺癌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