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大鼠亚慢性染铝,建立学习记忆损伤模型,观察AMPA受体在铝致大鼠学习记忆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1、建立动物染铝模型:健康雄性刚成年SD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为:0.41mg/kg-bw、0.82mg/kg·bw、1.23mg/kg-bw麦芽酚铝[Al(mal)3]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染毒8周。2、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脑中铝含量。3、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其中定位导航试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空间探索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4、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组织学变化。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MPA受体各亚单位GluRl,GluR2,GluR3基因表达情况。6、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AMPA受体亚单位GluR1, GluR2, GluR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染铝组大鼠脑铝含量也逐渐增加,并且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找到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5)。中、高剂量组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减少(P<0.05,P<0.05),高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3、HE染色结果表明随着铝剂量的增加,大鼠海马组织锥体层细胞排列分散,细胞数目减少,出现核固缩、空泡变性等病理改变。4、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表明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大鼠海马内的AMrA受体各亚基GluRl,GluR2,GluR3基因表达下降,低、中、高剂量组的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5、免疫组化法结果发现不同剂量组大鼠海马区可见不同程度的棕黄色深染颗粒(阳性表达),并且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阳性表达越来越少。G1uRl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下降(P<0.01);G1uR2的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表达也逐渐下降(P<0.01);G1uR3蛋白表达也有所下降,但各染铝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Westem b10t法结果表明AMPA受体各亚基蛋白水平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而呈逐渐下降趋势。GluRl的中、高剂量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G1uR2的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高剂量组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G1uR3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各染铝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慢性染铝后,大鼠脑内铝含量表达升高,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脑内海马区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也观察到海马AMPA受体亚单位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提示AMPA受体表达下降可能是铝致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