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阵列经皮促透NGF用于皮肤感觉重建治疗的研究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微针阵列作用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经皮给药的分布、皮内和血浆药物浓度,探索NGF促进移植皮肤感觉恢复的微创给药方法。方法离体兔皮:用亚甲蓝染色法观察微针阵列处理后微孔的分布和排列,冰冻切片HE染色法观察和测量微孔的深度和直径。在体研究:建立兔皮片移植模型,采用直接涂布、微针促透涂布和皮内注射给药,Elisa法检测给药6h后皮肤匀浆液和1h~6h血浆内NGF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切片中NGF的分布和神经纤维再生的情况。结果离体兔皮经长度250μm、500μm和1000μm,直径150μm的微针阵列处理后,1000μm微针阵列组可见排列均匀的微孔,针道穿透角质层达到真皮浅层,平均深度、宽度和针孔数量分别为174±81μm、69±14μm和32±1,250μm和500μm微针阵列组微孔的平均深度和数量低于1000μm微针阵列组;皮片移植兔的在体研究显示,给药6h后,皮内注射组和微针促透组的皮肤组织匀浆液中NGF含量分别是22.74%和19.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较直接涂布组(3.52%)分别高出6.46倍和5.50倍(均P<0.05)。血浆NGF峰值浓度分别是84.13±10.61 pg/ml和41.69±10.7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微针阵列促透组较皮内注射组持续时间长且含量稳定,直接涂布组(10.91±2.35 pg/m)含量较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针促透组的真皮组织中有大量NGF存在,且分布均匀,,越靠近角质层含量越高;皮内多点注射组,注射点周围皮肤有大量的NGF聚集,分布不均匀;直接涂布给药组, NGF主要停留在皮肤角质层的表面,毛囊和腺体中有少量分布。给药30天后,移植皮肤S1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针促透组和皮内注射组可以诱导皮肤神经再生,直接涂布组未看到再生的神经纤维。结论通过微针阵列在皮肤上形成的微通道,可使NGF顺利透过角质层到达真皮层,实现对NGF微创、高效的促透,促进移植皮肤感觉重建。
其他文献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纪录片和故事片一直保持着清晰的界线。以真实为第一要义的纪录片与主观意识、戏剧冲突强烈的故事片肩并肩地发展,然而,随着它们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两种影片
<正> 异名 Gardrin 化学名 7〔(1 R,2 R,3 R)-3羟基-2-〔1(E)-(3 R)-3-羟基-4苯氧基-1-丁烯基〕5-氧环戊基〕-4,5庚二烯酸甲酯或(+)-4,5-二脱氢-16-苯氧基-ε-四降-PGE2甲酯药效分类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是一个以青少年为受众定位的出版社。在1985年成立之初该社就坚持为未成年教育服务的理念,创造了大批的畅销图书,成为同类出版社的佼佼者,在我国图书发展史上占
作为人类语言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现象,歧义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同时,歧义研究的理论成果相当丰富。时至今日,歧义研究从定性分析和静态描写发展到今天歧义的应用性和跨学科
目的:分析胰头十二指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法对胰瘘、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1年到2010年同一医疗组施行的
目的:比较四种气管插管方法对颈髓损伤患者颈椎屈曲度的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插管的并发症、以及对颈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探讨一种安全可行、易于推广的插管方式。方法:选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量效关系。方法将1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四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小柴胡汤,其余各组分别作为健康对照组、伪实验组、
<正>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如何牢固确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我认为第一是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
会议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兔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中供体细胞在宿主体内的存活、分布及转归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
[目的]观察五禽戏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儿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基础感觉统合训练。①热身运动;②绕体能训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