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善孝为先”。①孝文化源远流长,孝不仅仅是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标准存在,从家庭伦理出发,把人与人之间的亲亲之情推及至整个社会和国家,正所谓: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将传承孝文化教育上升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完成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传承和升华。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发展、演变、内涵以及当代的价值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研究课题。大学生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之核心价值观,打造新时代祖国的人才力量是一个有潜力且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个部分正确认识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这个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孝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以及当代价值进行一个宏观的论述,第二节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上赋予了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传承和发展孝文化提供了文化价值观上的指导、标准和路径。第三,论述大学生开展孝文化的必要性,从健全人格的塑造、和睦家庭的构建到社会主责任感的培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上,孝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爱国观、敬业观、诚信观、友善观的培育。第四个部分,结合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阐述当代大学生传承孝文化的现状。有传承就有缺失,正确认识如今孝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探寻孝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当代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充斥,以及网络的“双刃”作用,都是造成大学生在孝文化教育方面缺失的因素。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探寻传承孝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方法和途径。结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料条件,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媒的引导以及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孝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环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新的时代,作为未来祖国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传承孝文化,进行孝文化教育,努力推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