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坦布苏病毒NS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gage88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水禽的传染病。其中第一个非结构蛋白NS1蛋白是一个有保护性表位且与细胞膜功能有关的蛋白。首先,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DTMUV AH-F10株cDNA中获得NS1基因,亚克隆至pET-32a中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使用含尿素的Tris缓冲液洗去杂蛋白再梯度复性,纯化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鼠抗NS1多克隆抗体,琼脂扩散试验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与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鉴定该抗体的特异性。再利用PEG融合sp20细胞与小鼠的脾脏细胞,经过克隆亚克隆筛选和ELISA与IFA鉴定,获得了 NS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单克隆抗体对感染DTMUV后不同时间的BHK-21细胞进行IFA试验观察NS1蛋白的表达时间,然后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NS1转染BHK-21细胞,观察NS1蛋白在BHK-21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获得了效价达到1:8且Western blotting与IFA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性鼠抗NS1多克隆抗体,获得了三株IgG1型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ELISA、IF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制备的抗体能识别天然NS1蛋白,反应性良好。利用单克隆抗体发现BHK-21细胞感染DTMUV 12h后NS1蛋白开始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NS1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初步探究了NS1蛋白细胞内表达特征。随后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OV-eGFP-NS1并转染293T细胞制备出慢病毒样颗粒,将含慢病毒样颗粒的293 T细胞培养上清感染BHK-21细胞,通过嘌呤霉素进行筛选,构建出能够稳定表达NS1蛋白的细胞系BHK-21-NS1,进行核酸水平的检测,并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蛋白水平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作用机制与鸭坦布苏病毒的增殖特性,建立了能够稳定表达鸭坦布苏病毒NS1蛋白的细胞系BHK-21-NS1,并利用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m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NS1蛋白在BHK-21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综上,本研究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鸭坦布苏病毒NS1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对NS1蛋白真核表达特性做了研究,构建了稳定表达NS1蛋白的分泌表达的细胞系BHK-21-NS1,为NS1蛋白功能的揭示,鸭坦布苏病毒增殖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一、运油车辆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我国航空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各机场都配备了许多大型客机,从而带动了地面设备的发展。专为飞机供运燃料的各种油
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两大领先技术,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技术交叉,其中,纳米生物传感技术(Nanobiosensing technology)将有望成为新兴产业。自从1967年第一支葡萄
2003年3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并原则同意了“上海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基本网络方案由12条规划线路组成:市域线路4条,市区地铁线路7条,市区轻轨1条,中心城范围内总里程约
笔者作为一名在IT圈讨生活的人,时常会有朋友询问电脑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了教会身边这群朋友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笔者没有少费精力。同一问题数遍教下来,即便是面对撒娇的软妹子,也会
【摘 要】 互助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养和树立良好集体观念的重要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以促进和提升学生集体观念的有效养成和树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活动,实际是群体力量下的团队活动。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策略及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初
胡应麟在史学、文献学和小说理论方面著述颇丰,其独特的小说理论也是胡应麟文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胡应麟的小说批评为主要考察对象,厘清其中所应用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