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ilagin对RAW264.7细胞CD40-CD40L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orilag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损伤的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和泡沫化的影响,测定CD40、CD40L、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1,TRAF-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y)的 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探索 Corilagin对CD40-CD40L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LPS(0.4μ/mL、0.6μg/mL、0.8μg/mL、1.0μg/mL、1.2μg/mL)作用不同时间(12h、24h、48h)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LPS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2.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LPS损伤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μmol/L)、Corilagin 不同剂量组(6.25 μmol/L、12.5 μmol/L、25 μmol/L、50μmol/L、1 00μmol/L),DRI-C21045(CD40-CD40L 信号通路抑制剂)组,DRI-C21045+Corilagin100μmol/L 组。3.CCK-8 法测定 Corilagin 不同剂量(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对LPS诱导损伤的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绘制剂量反应曲线,得到IC50。4.油红O法和胆固醇试剂盒测定Corilagin不同剂量(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对 LPS 诱导损伤的 RAW264.7 细胞泡沫化的影响。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 RAW264.7 细胞中 CD40、CD40L、TRAF-1、IL-6、iNOS 和 IFN-γ的mRNA表达。6.Western blot 检测 RAW264.7 细胞中 CD40、CD40L、TRAF-1、IL-6、iNOS 和IFN-γ的蛋白表达。7.免疫荧光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CD40、CD40L和TRAF-1的蛋白表达。[结果]1.1.0μg/mL的LPS作用24h对RAW264.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明显,1.0μg/mL的LPS为最适诱导浓度,24h为最适诱导时间。2.Corilagin对LPS诱导损伤的RAW264.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41.25μmol/L。3.Corilagin对LPS诱导损伤的RAW264.7细胞泡沫化有抑制作用。4.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损伤模型组CD40、CD40L、TRAF-1、IL-6、IFN-γ 的 mRNA 表达增强,iNOS 的 mRNA 表达减弱;与 LPS损伤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Corilagin 25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 RAW264.7 细胞中 CD40、CD40、TRAF-1、IL-6、IFN-γ 的 mRNA 表达减弱,iNOS 的 mRNA 表达增强,而 Corilagin 6.25μmol/L、12.5μmol/L 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损伤模型组CD40、CD40L、TRAF-1、IL-6、IFN-γ的蛋白表达增强,iNOS的蛋白表达减弱;与LPS损伤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Corilagin 25μmol/L 组、50μmol/L 组、100μmol/L组 RAW264.7 细胞中 CD40、CD40、TRAF-1、IL-6、IFN-γ 的蛋白表达减弱,iNOS的蛋白表达增强,而Corilagin 6.25μmol/L、12.5μmol/L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40、CD40L、TRAF-1的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Corilagin100μmol/L组RAW264.7细胞中CD40、CD40L、TRAF-1的表达减弱。[结论]1.Corilagin能明显抑制LPS诱导损伤的RAW264.7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泡沫化。2.Corilagin 能下调 LPS 诱导损伤的 RAW264.7 细胞 CD40、CD40L、TRAF-1、IL-6、IFN-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3.Corilagin抑制LPS诱导损伤RAW264.7细胞增殖和泡沫化的作用与对CD40-CD40L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 的]根据患者HR-HPV 阳性、细胞学阴性的宫颈癌初筛结果,收集此类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宫颈病检结果及其临床资料,探究本研究中心阴道镜的准确性及其在细胞学阴性、HR-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 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且结果为HR-HPV阳性、细胞学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生育情况、避孕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结果,通过体外实验验证NFKBIA的表达影响脑膜瘤细胞的凋亡。[方法]从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了脑膜瘤相关的数据,使用R语言软件中的limma包筛选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样本中的差异mRNA和差异miRNA;用R语言3.6.2软件中的colorspace包、stringi包、ggplot包、DOSE包、clusterProfiler包、enrichplo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胸部IMRT后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行胸部IMRT的225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67例,女性58例。放疗均采用受累野IMRT,分割剂量1.5-2.2Gy/次,1次/天,放疗总剂量45-66Gy(中位值60Gy)。RP评估采用RTOG分级标准,观察终点为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2级RP的
[目的]基于文献调研及数据分析筛选出候选基因,验证其在肺腺癌中表达情况,并进行肺腺癌的易感性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宣威肺癌细胞XWLC-05、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299、SPCA-1、A549以及云南省肿瘤医院肺癌组织及血清样本为研究模型:1、采用 qRT-PCR 验证候选基因(COL10A1、LAD1、IGSF9、AHNAK2、FAM111
[目 的]肺癌在我国和全世界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所有肺癌中的比例约为85%。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肺癌的诊治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依然很低。因此肺癌侵袭转移机制和干预靶点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临床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有研究显示,GALNAc转移酶家族的成员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促癌作用。目前GALNT7在一些癌症如喉癌、宫颈癌中
[目 的]分析新型雌激素受体GPER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GPER1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GPER1的细胞浆、细胞核表达对EGFR-TKI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学确诊为肺腺癌的68例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GPER1的表达以及GPER1在细胞中的定位;二代基因测
[目的]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高危型乳头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多阶段控制的复杂过程。小分子内源性非编码RNA(microRNA、miRNA)调控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转录后的翻译过程。microRNAs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用作癌症诊断、潜在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价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收集了
[目的]基于CXCL8信号通路研究化合物GA13316抑制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验证化合物GA13316的体内抑瘤作用;2、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检测GA13316作用HCT-116细胞后,细胞基因在转录组水平的变化;3、采用qRT-PCR检测GA13316对HCT-116细胞白细胞介素-8(CXCL8)、白细胞介素-8受
[目的]探究多参数核磁共振成像(multiple 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PR-RADS评分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ng/ml(传统灰区)与10~20(假定灰区)中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将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到我院就诊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筛选其PSA4~20ng/ml且行多参数MR
[目 的]讨论行神经内镜下经鼻(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EEA,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120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方 法]筛选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神经外一科垂体瘤亚专业治疗组确诊为垂体瘤,并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切除术的首次确诊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及其恢复情况。[结 果]本组120例患者术后鼻出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