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冠脉CT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成分定量分析的研究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的易损性斑块、稳定性斑块主要成分定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患者41例心绞痛患者(UAP18例、SAP23例)的320排冠状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并将冠脉斑块分为UAP患者易损性斑块(I组)、UAP患者稳定性斑块(II组)和SAP患者稳定性斑块(III组)。三组斑块节段内脂质、纤维、钙化的体积及体积百分比差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之后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易损性斑块与所有稳定性斑块较好指标的诊断阈值,并计算其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共45个斑块进行定量分析研究,I组、II组、III组分别为10个、9个、26个斑块。易损性斑块与两组稳定性斑块在脂质(49.3%±4.1%vs 31.8%±6.3%、33.4%±6.9%)和钙化(2.9%±2.7%vs 13.0%±11.8%、17.2%±10.8%)百分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质百分比易损性斑块高于稳定性斑块,钙化百分比易损性斑块低于稳定性斑块;易损性斑块与UAP患者稳定性斑块在纤维体积(47.5±14.4 vs 74.7±3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稳定性斑块在脂质(31.8%±6.3%vs 33.4%±6.9%)和钙化(13.0%±11.8%vs 17.2%±10.8%)百分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易损性斑块各项指标中,脂质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较高,AUC为0.994,其对应的脂质体积AUC为0.811,基于脂质百分比ROC曲线判断易损性斑块与稳定性斑块的分界点为44.1%,其对应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1.000、0.885、0.714、1.000。此外,纤维和纤维百分比所在百分比、钙化和钙化百分比仅有低或无诊断价值。结论:冠脉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冠状动脉斑块主要成分的测量,进而为临床提供鉴别斑块类型的依据。第二部分左心室顺应性减低患者在冠脉CTA的期相-容积曲线上表现的初步研究目的:运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初步探讨左心室顺应性减低患者在冠脉CTA的期相-容积曲线上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我院320排CT心脏造影检查140例患者的资料,以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顺应性减低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左室顺应性减低组(89例)和无左心室顺应性减低组(51例)纳入研究。根据心电图RR部分时相,以5%间隔重建12-14个期相。运用冠脉CTA心功能软件,绘制左心室期相-容积曲线,判断左心室的舒张起点(ES)、主动舒张末期(EAD)以及舒张止点(ED),同时计算左室总舒张期相差(ED与ES的差值)、左室主动舒张期相差(EAD与ES的差值)。冠脉CTA上两组患者的相关参数(年龄、ES、EDA、ED、左室总舒张期相差、左室主动舒张期相差、左室舒张初始的左房内径、左室主动舒张末的左房内径)之间差异上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次左房内径(左室舒张初始与左室主动舒张末)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ROC曲线,并以AUC>0.70认为有诊断价值。冠脉CTA两组中左室顺应性减低组的年龄略大(65.8±10.3)岁,但与对照组(62.1±12.4)岁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左室顺应性减低组与对照组在EAD上的差异(68.2%±6.7%vs 65.6%±6.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ES(39.1%±6.0%vs 40.9%±6.3%)、ED(83.0%±6.2%vs81.5%±5.6%)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脉CTA两组左室主动舒张期相差的差异(29.4%±4.1%vs 24.7%±4.3%)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8,截点27.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2、0.76;冠脉CTA两组左室总舒张期相差(44.1%±7.8%vs 40.7%±8.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61,无诊断价值;而冠脉CTA两组患者的的两次左房内径(左室舒张初始和左室主动舒张末,分别为44.0mm±6.1mm vs 44.7mm±5.9mm、44.2mm±5.9mm vs 44.1mm±6.0mm)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左房内径(左室舒张初始与左室主动舒张末)的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t=1.12,P>0.05)。结果:结论:在冠脉CTA期相-容积曲线上,左室顺应性减低患者表现为左室主动舒张期相差增大、左室主动舒张时间延长;其对应曲线表现为舒张早中期平缓型,而对照组则呈快速上升型,将为临床对左心室顺应性减低的判断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