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积水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泌尿系统及其邻近组织的各种病变引起尿流梗阻,均可引起肾积水,最终造成肾脏结构改变及功能损害。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尿管梗阻,其梗阻发生的时间、梗阻程度以及梗阻持续时间往往很不清楚,这就限制了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就人类肾积水的自然病程及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无详尽的临床资料。梗阻解除后肾功能能否恢复及可恢复程度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输尿管梗阻的兔模型,观察不同时间段的输尿管梗阻造成的肾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探讨在不同时间输尿管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的可恢复性;评价苯那普利对梗阻侧肾功能及其可恢复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对对侧肾脏的影响。方法:1采用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及手术组40只,后者再分为5个时间段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显露左侧输尿管而不结扎,手术组则将左侧输尿管完全结扎。应用Toshiba Visart 1.5T超导MR机观察输尿管梗阻前及梗阻后3天、1周、2周、4周、8周梗阻侧肾脏大体形态结构改变。应用电子天平测定梗阻后肾实质重量的变化。B超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测定梗阻前后肾盂内压的变化。分别于梗阻前及梗阻后3天、1周、2周、4周、8周留取兔尿液,应用FM-8P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测定梗阻前后Uosm变化。于梗阻前后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并测定GFR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梗阻前后肾脏的超微结构改变。所有标本均行HE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2采用新西兰大白兔5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2只和病理对照组20只,前者又随机分为4个时间段组,每组8只。实验组先将左侧输尿管游离结扎并将输尿管近端引置皮下,尔后分别于输尿管梗阻1周、2周、4周、8周后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解除梗阻。病理对照组,4只直接处死作正常病理对照,其余分别于左侧输尿管梗阻1周、2周、4周、8周各处死4只。应用FM-8P全自动冰点渗透压计分别测定梗阻前及梗阻解除后3个月Uosm的变化。分别于梗阻前及梗阻解除后3个月行99mTc-DTPA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