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现代性寓言——对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阐释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与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及黑石一雄齐名,至今还活跃于文坛。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通常以冼练的文风和对人内心世界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而著称。学者根据作品题材通常将麦克尤恩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其早期创作集中于1974至1981年。该时期的作品因经常涉及乱伦,易装癖和施虐与受虐等阴暗题材而被称为“惊悚文学”或“让人不安的艺术”。自1987年以来麦克尤恩的写作题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其创作亦从此进入了第二阶段。麦克尤恩在该阶段出版了许多著名的小说。由于该时期的作品涉及了二战,法西斯,冷战,恐怖主义等题材,许多评论家认为较之于麦克尤恩的早期作品,其后期的创作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正因为对麦克尤恩作品的分类,定型,许多学者都专注于对其后期作品的研究。另外,甚至有学者声称由于题材的局限性,麦克尤恩的早期作品不具有研究的价值。尽管评论界对麦克尤恩的早期作品持否定的态度,笔者却在该论文中选择了麦克尤恩早期的代表作《水泥花园》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结合寓言理论,尤其是瓦尔特·本雅明所提出的现代寓言理论,细读了《水泥花园》的文本。首先,笔者证明了尽管《水泥花园》的字面文本充斥了俄狄浦斯情结,弑父情结,乱伦和易装癖等阴暗题材,但通过对字面文本中的语言,人物和情节的分析,读者可以发现在该字面文本之下潜藏了一个真实文本。而该真实文本寓指了当今社会的诸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弊端,其中包括了现代社会的破碎性,异化的人际关系,身份危机和现代人的颓废。最后,笔者得出结论:《水泥花园》并非是一部“令人呕吐的小说”。麦克尤恩在《水泥花园》病态的字面文本下寓指了现代社会的弊病,因此该小说可以解读为一部现代性的寓言。  通过对《水泥花园》的寓言性的阐释,笔者证明了麦克尤恩在创作初期就十分关注社会问题,并且其早期作品蕴含着严肃的意义以待读者发掘。
其他文献
杰克.伦敦(1876-1916)是受人欢迎的知名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流传于全世界。杰克.伦敦一生受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但受影响最深的是尼采哲学思想。这是激励杰克.伦敦创作艺术和不断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为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以她生活的老纽约为背景,描写了纽兰·阿切尔和艾伦·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