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康区藏传佛教情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形西高东低,最高处是青藏高原,但在东经95度至105度间,却有多条南北走向的大江大河将青藏高原东部切割出条条深谷,形成南北通道。上古以来,西北、西南地区民族的大迁徙,多经由这一地区的这些通道。拉铁摩尔称此地为中国内陆边疆。中国民族学界称其为历史民族走廊、藏彝走廊或汉藏走廊。本文是笔者基于多年在康定工作的经历,研究这一地区宗教信仰变迁的结果。本文第一章是绪论,叙述选题背景、意义、相关研究综述、康区地理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康区居民虽然以藏族为主,但在文化上、政治上、经济上均呈现与西藏的显著差异,包括社会形态、语言方言、宗教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第二章总括康区文化属性和当地藏传佛教特征。讲康方言的人,主要分布在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青海的玉树、云南的迪庆州等地。这些地区加起来就是我们说的康区或康藏地区,或西康地区。本文所指康区为最狭义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佛教较早从西藏传入康区,使得康区的佛教古老教派影响大,传承盛,教派齐全,但各教派能共融共存,并涌现出一批著名教派创始人和活佛。历史上,各教派与中央政府联系紧密。第三章为实地案例。首先以稻子坝村为例谈两个方面:从长时段角度看,当地宗教的作用在淡化。文革前后这段时间,宗教甚至曾销声匿迹。但从近年看,宗教又呈上升趋势。本村居民了解藏传佛教教义的占51%,通过阅读宗教书籍了解藏传佛教知识的占35%。由于能阅读宗教书籍的一般是年轻人,所以从年轻人回归佛教信仰可见其上升趋势。其次又以南无寺为例,从调查的情况印证僧人对宗教认同强烈。主张继承本民族的传统宗教文化并愿起中坚作用的僧人占寺中人数73%。根据笔者在康区工作十二年的体验,目前是当地宗教淡出政治(与解放前相比)的时期,又是当地居民信仰强化与宗教功能转化(近年来宗教加速复苏)的时期。第四章在两种视角下讨论人们对对当地宗教复兴的认识:传统的社会发展史认为宗教是人类特定阶段的产物,终将消亡,现阶段应引导其配合社会建设。文化生态学则认为:藏传佛教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障其发展和传承。本文认为宗教信仰的多元平衡是中国的历史传统。现实生活中,只要国家不以宗教为敌,不以宗教消亡为目标,多元平衡的宗教信仰就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中国面对全球化,走向开放,更应该把文化多元论与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相结合,即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指导下,以开放、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各民族民间宗教信仰。
其他文献
手机作为移动商务的重要载体,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商务功能,远远的超出了移动电话(Mobile)的概念。移动支付是打通移动商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移动支付的现状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电网规模不断壮大,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抗干扰问题成为了电力技术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为例,通过分析系统
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在研究型大学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研究型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以研究型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
随着我国气象监测网点的细化,小型自动气象站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具有灵活机动,布点简单的特点,作为大型气象站点的补充,保证了气象监测的高覆盖率。目前的小型自动气象站系统
老子的政治思想通过《道德经》得以独特而深刻地展示。他强调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民为本,和光同尘"、"修身积德,去私寡欲"、"循道交往,为强不霸"等思想分别与现代政治
美国休闲产业主要包括艺术娱乐产业、运动游憩产业以及旅行旅游产业等三大类别,是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消费理念培育中的休闲教育、产业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也在不断增长,这使得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党中央将“生态文明”首次单独成篇并
<正>对于危化品运输而言,除了用物流信息化来破解,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有效规避危化品运输潜在危害性2012年"8·26"特大交通事故因36个生命的逝去而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危
文章对食管癌生命质量特异量表的研制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