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家认同与欧洲认同的融合及其成因探析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启动之初,德国为欧洲的统一与和平事业提供了许多公共产品。不同于传统一体化理论的阐释路径,德国国家认同与欧洲认同的对立特征并不十分明显,相反,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融合特征。这种融合既反映于德国政府欧洲政策的连续性,同时也体现于德国国内对于欧洲认同的普遍舆论之中。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两种认同的融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德国历史上三次构建民族国家却屡遭失败的经历使得其国家认同先天弱于其他欧洲国家,然而这却为二战后两种认同的融合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19世纪末德国推行的文化民族主义国家构建路径与德国民主机制尚不健全的政治社会状况相结合,导致文化民族主义所带来的“文化自觉”被统治强人所利用,驱动极端意识形态发展,加剧了国家发展的断裂性,国家认同无法得到稳定的构建与维持。另一个原因是,二战的经历及对战败的反省促使德国在欧洲认同中寻求国家认同,从而为两种认同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奉行积极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意识到只有积极融入欧洲才能使德国更快地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更好地实现国家复兴。
其他文献
传统的热风干燥工艺可以很好地提升茶叶的香气,但其高温高湿的环境却容易使叶绿素脱镁,影响茶叶的干茶色泽。为提高信阳毛尖的综合品质,特别是确保干茶绿润的色泽,采用4因素3
连续气举采油是气举采油方式的一种,这种人工举升方法的原理就是向油套环空中连续不断的注入高压气体,气体与井筒中的流体混合,致使井筒中混合物密度降低,从而导致井底流压降
高一数学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而高一阶段作为初中和高中的衔接点,因数学知识的理论化和符号化,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产生焦虑。数学焦虑是学科焦虑中的特殊形式,如何缓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
报纸
春节快到了,就慰问退休干部的事情,张局长召开专题会议。李副局长说:“按照惯例,就是请老干部吃一顿饭,发点被套、床单之类的物品。”张局长面无表情,不置可否。刘副局长说:
针对监督制度不完善、外部环境不优化、岗位职责不明晰、监督执行不落实等国有企业境外工程项目监管的现状,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监督并重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机
<正>广东的民营经济,一般不涉及外资和其他混合所有制经济部分,因为它的外资比重太大,比较特殊,因此,广东的民营经济,一般就是指民间投资形成的经济主体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人自古尊师重道,当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我知道这个职业不只加诸我荣光,也意味着责任,我的肩膀将要担起父母殷切的期望,我的内心要读懂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  最初,我满怀信心投入到教学当中,为了快速提高自己,获取经验,我时常翻阅一些成形教育方法的书籍,比如《教师兵法》《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等。我以为这些先人前辈积累下的现成经验可以拿来直接去用,既省时又省事。然而,用教条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