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与回用中的微滤平板膜和反渗透膜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技术在环保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微滤平板膜和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如何降低膜成本材料,如何使膜技术与其他技术联用以提高出水水质,是膜技术应用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微滤平板膜及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和回用方面的应用为例,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结果: 通过无纺布和聚偏氟乙烯平板膜组件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研究两种膜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两种膜的膜生物反应器COD、氨氮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0%,出水SS为零,浊度低于0.4NTU,膜过滤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三级排放标准。透膜压力变化表明在长期运行条件下,无纺布也适于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过滤介质,其过滤机理为膜表面滤饼层形成动态膜,从而增强了膜截留能力。膜污染研究表明:无纺布膜阻力主要来自滤饼层(占总阻力的83.6%),经清洗后膜通量可恢复至94%。扫描电镜显示膜表面滤饼层较厚,结合膜阻力分析结果认为该滤饼层对膜污染和可逆性影响较大。对膜表面和膜孔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化学分析及红外分析证实其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糖物质,而且组分分析表明蛋白质是膜污染物EPS中的主要组分,在膜孔中的含量比滤饼层中还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水水质,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采用0.22微米孔径的聚偏氟乙烯膜生物反应器与反渗透技术联用。实验表明:进水COD浓度在500~800mg/L,NH4+-N浓度在20~40mg/L时,MBR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6.8%、89.0%。出水水质SDI、浊度、游离氯、SS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MBR出水经反渗透处理后电导率、硬度、碱度、Ca2+、Cl-1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8%、99.9%、91.1%、99.9%、96.5%。处理后水质的检测指标可以达到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采用0.2%HCl清洗液对系统进行循环清洗,能够有效去除膜污染,使膜通量完全恢复至初始值。 以改性的无纺布超滤平板膜为介质对半导体加工芯片废水的处理与回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平板膜过滤的因素,考察了动态膜与过滤阻力的关系;优化了稳定运行操作条件。经膜过滤后,出水水质电导率<20us/cm,浊度<0.1NTU,SS=0mg/L,可溶性SiO2<52mg/L,出水水质可再利用,硅粉得到了富集,达到了回收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加剧,光催化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光解水制氢应用领域。在众多光催化剂中,构建Z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不仅有利于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还能保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产氢性能。本文主要围绕钛酸钻(CoTiO3)与类石墨氮化碳(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简单的原位生长法直接在CoTiO3纳米棒上热聚合g-C3N4纳米片,得到CoT
随着微藻生物技术的发展,微藻已经被用于生产许多有价值产品,如食品、饲料、药品、生物柴油和氢气等。然而,传统的自养和开放式培养方式由于其生长速度缓慢和依赖充气以及光照,给
远缘杂交是获得多倍体后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例子已经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鱼类远缘杂交是两种不同的种、不同的亚科、不同的科甚至不同的目之间的不同
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多金属氧簇化合物。其中,Keplerate型Mo-O基多金属氧酸盐离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强光下容易发生极化作用,产生较好的非线性响应,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为重要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卟啉分子具有较大的π共轭电子的大环,因此它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和很短的光电响应时间。水滑石类功能性插层材料因其二维结构的特异性,层板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