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1926-1976)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创造社”于1926年大力鼓吹和提倡“革命文学”时,已把1919年“五四运动”开创的文学革命路线逆转过来,将文学带进政治的轨道;却又反过来被政治拴在铁道上,成为改革社会的火车头。这对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旧中国确是产生巨大的作用,有力地改造旧世界和建立新中国。“革命文学”在因势利导下终于登上文学主流,配合着中共主导的解放战争一统天下。毛泽东文艺理论和思想已成为“革命文学”的最高和最重要的指南和境界。换句话说,“革命文学”统领了中国文坛达半个世纪之久,而在“文化大革命”终结后才逐渐退出政治及文学舞台。这五十年的革命文学不仅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结构,而且也牵动中国人民的思想和心灵,那是因为“革命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运动,一种不断变化的全民运动。不仅于此,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也在同一个时期辐射海外而历久不息,尤其是华人麕居的马新社会,终于形成马华文学的主流而被称之为“马华左翼文学”或现实主义文学。究其因,不外是马新社会的独特性,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从中国移居的华人,与中国人民血脉相连,命运休戚与共,起而响应中国的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抗日促使马新社会追求独立,以摆脱殖民统治,进而跟着中国的革命步伐起舞,因此中国的“革命文学”与“马华左翼文学”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革命和改革的急先锋。就此而言,“革命文学”与“马华左翼文学”基本上是两位一体的,名称不同,实质没有差别。在战前是通过南来的文人建立起马华左翼文学;在战后则是通过左派统战培养的本土化文人继承和坚持既定的左翼文学路线,并赋予现实主义文学这一普遍性名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表达同一个思想和立场,以为政治议程服务。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历史事实,从1926年到1976分开五个阶段论述中国的“革命文学”如何在不同的时期影响了马华文学的走向。几乎每个时期的变化,都是中国主流文学在牵动马华左翼文学。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马华文学曾力图建立起其独特性和自主性,以有别于中国“革命文学”,但因出自同一思想源流,先是以马克思主义及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作为导向,后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依归,始终无法构建本身的理论系统,反而是亦步亦趋与中国的“革命文学”一道宣扬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文学,最终因背离了国情而与中国的“革命文学”一道为“文革”的失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换句话说,马华左翼文学也因“文革”的终结而走向尽头,失去了导航方向和理论依据,迷失在文学的十字路口,不得不在80年代退出文学阵地。因此文中所阐述和评论与总结各个阶段的“文学与政治”的二合为一的关系,旨在提供一面历史镜子,揭开一个时代的文学如何在政治大风大浪中浮沉与共而失去其主体地位,成为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和舆论武器。结果它也因政治气候的转变而宣告消失,结束了中马文学长达50年的“父子关系”。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中国企业,这些企业有着非常优良的产品及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却因为无法获得必要的资金而阻滞了其实现更大的发展,在国内信用体系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破坏或功能性缺陷,严重影响了公路使用质量。使得养护工作越来越重,养护费用逐年增加,大量水泥混凝土路面都面临着翻修改建的任务。研究水泥混凝土路
白洋淀对维持华北平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由于干旱和污染的双重威胁,白洋淀湿地一直面临干淀危机。随着流域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气候干旱,干淀频繁出现,生态环境恶化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数控体系结构,具有扩展性好、开发和维护方便、运行稳定性高、能灵活适应不同需要等特点,是未来数控技术的主要发展
目的探讨咪唑立宾对急性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区Ⅳ型胶原(COL4)的影响。方法将8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咪唑立宾组,每组27只。第5天,比较3组大鼠24h尿
旅游车辆是实现旅游通达性的物质基础,也是旅游流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相应地,旅游车辆服务质量深度影响着旅游者的体验效果,关系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旅游者
脓毒症(sepsis)即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
目的网络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成瘾,正日益受到研究者及媒体的关注。网络成瘾现象分为若干类型,其中以网络游戏成瘾、网
通过分析汉江上游梯级开发、引汉济渭等水利工程带来的汉江上游水文规律及各种水文要素的变化,提出在优化站网,引用先进技术,监测水文要素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水文规律,以利
本文从发展状况分析入手,指出我国国有林场自建立至今地位重要、贡献巨大,但是其现状危困、矛盾突出。同时探索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历程,初步表明当前我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