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之中,人才是众多资源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大学生这以群体又是人才储备的关键一环,所以说把该群体当做是国家振兴和富强的希望是毫不夸张的。对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研究,对于当前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必要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虽然在智商和身体层面已经成年,但是在情商、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成长却略显滞后,可塑性较强,同时受当前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们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更为密切和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未来国家的关键战略资源即人才,特别是大学生这一人才的主要来源的群体,在思想方面的引导要高度重视。这对我们国家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国内外环境也复杂多变,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航母也在逐步使入深海区域。人才资源的竞争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所以把握好人才的思想价值导向,更有利于人才资源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和标尺。大学生这一群体相对于其他的人才群体更为特殊,无论是从可塑性上看还是从培育过程中的难度上看都要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外部环境上,虽然我们现有的引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冲击力度依然很强;其次,我们在培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更多的创新,虽然我们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存在意识形态的冲突,但是对于他们的相关方法可以批判的借鉴,通过切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对其中一些方法加以利用;最后,被培育群体即大学生,他们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而且他们不善于区分和筛选,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会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我们的培育者的工作也随之复杂很多,虽然正向引导他们很容易被接受,但同时,他们受负面影响也很大,所以我们要把其思想规律研究透彻,把握好培育过程中的着力点,分析被培育者的特点,有针对的进行培育。 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的进行阐述以及解读。主要从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入手,进行阐明,同时阐述其特点、内涵以及意义。其次,对国外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在批判和扬弃的基础上有针对的借鉴,对于借鉴的方式方法要合情合理的使用。最后,本文从培育和践行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群体培育和践行的现状问题,结合当前大学生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本文对了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梳理,同时借鉴了国外在培育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如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报告等,同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浏览相关网站,搜集相关文献,查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梳理,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培育和践行现状,丰富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观教育的历史资料和外国学者对于其核心价值体观的研究成果,为论文的开展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和当代国外学者对于其核心价值体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引导的形式、成果、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各个历史时期和当代不同国家对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引导的特点,更加关注未来的走向,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引导提出方法及对策。(3)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哲学、社会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来进行研究。特别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其理论和方法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和价值观的培育。运用多学科方法合理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阐述本文研究意义,其次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论述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本文对价值观概念的剖析及意义解读。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内涵入手,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特点,同时探究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依据,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的现实意义。 第三部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缺失进行调查,分析出现缺失的原因。 第四部分首先阐述西方国家是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西方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践行,其次分析其培育和引导践行的方法,是否有可取之处,对其方法进行批判地借鉴,最后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一些建议。 第五部分笔者想通过对国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践行的借鉴,对国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建议,并希望这些建议能与我国现有实践方法进行融合已取得更好地践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