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自1981年发现和报告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累计达到6900万人,其中已死亡2500万人。艾滋病的蔓延速度之快足以引起全世界的重视。作为制约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艾滋病相关问题研究早已突破医学领域而深入到社会科学领域,并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关注。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从考察人们的社会关系结构入手,对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从而为我们今天研究艾滋病的传播特点和途径等问题并进而提出可行和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从分析我国艾滋病传播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在参考和学习国内外大量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把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控制等问题的分析之中,并进而尝试性地提出几点控制艾滋病迅速蔓延的可行性对策。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所选取的理论视角下,利用数据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文章将社会网络理论的概念体系、分析方法与具体数据和社会现实情况相结合,进而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存在很大难度,同时考虑到本人所具备的物质条件和理论水平,文章直接从已有的文献研究中收集整理了大量翔实的数据。虽然没有通过调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但文中所引用的数据均来自权威调查,因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