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第一届青年男排世锦赛由于中国在世界排名靠后而落选,2015年第二届未能在亚锦赛突围成功再度饮恨,因此2017年青年男排世锦赛是中国男排第一次参赛,本次比赛在试行的七局四胜新赛制中,经过七场激烈的角逐,中国队最终以第八名的成绩收官。由于每球得分制新规则修改后一攻地位在比赛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对U23男排世锦赛中国队与比赛对手(土耳其、伊朗、俄罗斯、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埃及、伊朗)在跳发球落地后脚不能踏及端线的规则下接发球的效果、二传组织打法以及各种进攻效果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制约中国青年男排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教练员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训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中国队与阿尔及利亚队和埃及队的接发球相比,到位率高于对手2.3%、2.7%,与阿根廷和埃及队的接发球中,由于对手有部分队员采用大力跳发球,因此到位率要差30.8%、21%,与俄罗斯和伊朗队的接发球到位率相差不大,在10%以内。2.中国队二传在接发球到位时组织快攻比强攻多28.8%,且进攻成功率也比强攻好,立体攻的组织相对于比赛对手要少4%;在接发球半到位时二传主要以强攻突破为主,占到82.3%,但进攻效果一般;接发球不到位时中国队的调整强攻进攻效果并不理想。而比赛对手土耳其队、俄罗斯队、阿尔及利亚队、伊朗队在接发球到位时都以强攻进攻为主,得分率也高;阿根廷队则是强攻、快攻分配较均匀,得分率都高;只有埃及队跟中国队一样,接发球到位时以快攻进攻为主,效果较中国队好。3.中国队强攻进攻总得分率与比赛对手相比差16.3%,其中与阿根廷队强攻进攻效果相差42.6%,而与阿尔及利亚队强攻进攻效果相比要好30.4%;快攻进攻总得分率虽不如比赛对手,但相对自身来说快攻进攻在各种进攻中效果是最好的;立体攻的进攻中,中国队总体来说进攻效果较比赛对手要好,得分率高,失误率低;而对于二次攻的进攻中国队大多数都是过度球,无功也无过。4.一攻中接发球、二传组织打法和进攻三个环节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只有接发球到位二传才能组织更多的战术打法,为一攻得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与胜场阿尔及利亚队的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到位率比对手高12.3%,各种进攻效果也明显强于对手;而与胜场土耳其队的比赛中中国队接发球效果好但进攻效果不及对手。根据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队在胜场比赛中接发球效果好,在与采用大力跳发球的强队中接发球效果差。2.中国队二传组织打法不够分散,主要集中在强攻与快攻,由于立体攻攻击性不强,二传分配的球很少,所以没能有效牵制对方的拦防,在二次球进攻上几乎没有。3.中国队在接发球到位时二传组织快攻进攻效果最好;接发球半到位时二传则以强攻突破为主,进攻效果一般;接发球不到位时,战术打法就比较单一,以致于强攻不下球时无法及时作出调整。中国队与强队之间的一攻效果差距较大,中国队只有在胜队比赛中实力明显强于对手。4.一攻效果虽然不能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但对比赛的输赢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