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科学发展机制的新阶段,改革重点也进入机制创新的新层次[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为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改革方案[2],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是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也是我国黑土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是国家开展的第九个试验改革项目,对黑龙江省及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查阅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其它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比较其它改革地区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深入绥化市、齐齐哈尔市及改革试验涉及单位省农委、农垦总局、水利厅、畜牧局等有关部门进行调研,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开展的情况两个方面描述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现状,列举综合配套改革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产业体系等十项改革内容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揭示在落实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追溯引发问题的原因,借鉴其它地区改革的经验,提出落实核心领域改革创新、完善综合管理保障体系、推进重大全局性战略等相应对策,保障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顺利进行,在加快黑龙江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同时,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示范,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