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生学校阅读环境建设研究——以苏北J县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阅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全民阅读”,再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全民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这标志着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1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掌握独立阅读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还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量化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且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乡镇地区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阅读环境建设有益于有助于优化乡镇小学生学习资源,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乡镇小学书香校园的建设。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苏北J县的三所乡镇小学为例,考察现在乡镇小学生学校阅读环境建设现状。对现在乡镇小学所存在的物质条件有限却利用率不高、忽视同伴互动、教师指导等人际资源环境建设、学校阅读文化活动缺位,校园阅读氛围欠佳、尚未形成学生阅读的制度化、环境网络阅读环境建设处于初步建设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乡镇小学阅读条件受制约、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应试教育主导教学活动等。在深入探究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指导策略有借鉴国外经验创设学校阅读制度环境、构建生态取向的学校阅读物质环境、培养和谐的阅读学习共同体,创设人际资源环境、通过多种活动营造丰富校园阅读文化氛围。
其他文献
学习时间分配是元认知控制的一个重要成分,直接影响着被试对记忆对象的选择和识记,反映着被试对自身认知资源的调控能力。学习者是如何分配学习时间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