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lase与狼疮性肾炎进展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LN是SLE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伴有肾脏损伤的SLE患者预后不佳。LN患者若不积极治疗,将进展为ESRD。现有治疗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患者一旦发生严重感染,死亡率较高。目前仍需寻找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的LN治疗药物。renalase是FAD相关的单胺氧化酶,现有的研究已证实renalase及其小分子活性肽RP220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及肾脏保护作用,包括抑制AKI小鼠肾脏MCP-1、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上调SOD表达等。前期基础研究均提示renalase及RP220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LN的活动及进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我们推测renalase和RP220对LN亦可能存在肾脏保护作用。目前renalase与LN的相关性和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体内、体外和临床研究初步探讨:1)renalase相关活性肽RP220对LN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和机理;2)LN患者renalase水平与肾脏病理类型和病理表现的关系;3)LN患者renalase水平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1.1)12周龄雌性MRL/lpr小鼠随机分为veh组,RP220干预组(RP组)和CTX阳性对照组(CTX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肾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滴度,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免疫荧光对小鼠肾脏IgG和C3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NLRP3炎症小体活化情况。2)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对照组、RP220干预组、siRNA沉默组、LPS刺激组、LPS+RP220干预组、siRNA negative control组、siRNA+LPS组和siRNA negative control+LPS组。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和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2.入选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经肾活检证实为LN的患者,同时纳入性别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留取空腹血清及肾组织,并记录临床、实验室生化、免疫和病理指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renalase水平,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肾脏renalase的表达情况。比较血清renalase水平的差异,并根据病理分型将患者分为增殖型(III型、IV型、III+V型和IV+V型)和V型患者,分析血清renalase水平与患者病理类型和病理表现的关系;3.横断面研究中,入选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经肾活检证实为增殖型LN的患者。根据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和非活动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评估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标24小时尿蛋白量、抗dsDNA抗体滴度、补体C3和SLEDAI评分等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renalase对疾病活动的预判价值。同时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选处于疾病活动期且尚未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活动性增殖型LN患者并随访6个月,观察免疫抑制治疗及疾病缓解对患者renalase水平的影响;探讨血清renalase与LN患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1)RP220可明显缓解LN模型小鼠疾病病情。RP组小鼠血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清抗dsDNA抗体浓度显著低于veh组。肾脏病理显示RP组小鼠肾脏病变显著轻于veh组,未见明显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小管损伤较轻,未见小管管型形成,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P组小鼠肾脏C3和IgG沉积显著少于veh组。与veh组相比,RP组小鼠四肢关节腔积液及肿胀得到明显缓解,颌下腺肿大显著减小。Veh组小鼠肾脏renalase表达显著升高,且与巨噬细胞共定位。2)我们发现,与veh组相比,RP组小鼠肾脏促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LPS刺激巨噬细胞后,细胞内促炎症因子IL-1β和IL-6表达显著升高;采用RP220预处理细胞能有效抑制LPS引起的促炎症因子合成增多;使用siRNA沉默细胞内renalase的表达后,则进一步加重LPS所致的促炎症因子合成增多。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PS刺激巨噬细胞后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但RP220预处理对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和抑制并无显著影响;2.血清renalase水平在增殖型LN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病理分型相关。入选70例LN患者(其中男性3例,平均年龄37.93±13.59岁),35例健康对照。将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LN组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在LN患者中,增殖型LN患者59例,占84%;与V型LN患者相比,增殖型LN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显著升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enalase判断LN患者病理分型为增殖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80(P=0.016),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80%和85.7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N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与肾脏病理活动性指数、细胞性新月体和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LN患者肾组织renalase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升高的renalase与巨噬细胞共定位。3.Renalase水平与LN患者疾病活动密切相关。1)入选增殖型LN患者59例,男性患者1例,平均年龄为36.07±13.09岁。其中32例患者SLEDAI评分≥8,为疾病活动组,27例患者为疾病非活动组。活动组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renalase与24小时尿蛋白量、血沉、抗dsDNA抗体、SLEDAI评分和rSLEDAI评分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补体C3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enalase判断疾病活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9.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enalase、补体C3是判断LN患者疾病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2)前瞻性研究中,共入选17例活动性增殖型LN患者,随访6个月后发现,17例患者均达到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疾病活动度显著下降,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也有显著下降。【结论】renalase相关活性肽RP220可能通过抗炎作用缓解MRL/lpr小鼠类狼疮样疾病病情,减轻肾脏损伤。RP220可能能够成为LN干预治疗的新措施。LN患者renalase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的病理分型和疾病活动密切相关。血清renalase可能可以成为监测LN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B)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S)是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内两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生产上控制这两种病害最有效的措施是种植携带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然而由于病原菌的不断变异,新的毒性小种不断出现,往往导致抗病品种在种植数年后丧失了抗病性。有关水稻抗病性丧失的机理还少见报道。目前鉴定的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约4
目的:探索3.0T心脏核磁共振获取心肌灌注梯度(transmural perfusion gradient,TPG)及心肌灌注梯度储备值(transmural perfusion gradient reserve,TPGR)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入组71例(57名男性,平均年龄60.1±6.4岁)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症状并建议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
背景: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是引起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约占70%。到目前为止,GIVM的发病机制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研究发现,低氧下表达增高的HIF 1α和HIF 2α与血管生成有关。然而,尚缺乏HIF 1α和HIF 2α在GIVM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研究证实沙利度胺治疗GIVM具有良好的疗效,其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证实。第一部分HIF 1α和HIF 2α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维管束真菌病害,每年给我国的棉花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黄萎病菌的寄主广泛,微菌核存活时间长,加之抗棉花黄萎病的种质资源十分匮乏,生产上培育并利用抗黄萎病品种困难较大。黄萎病菌通过分泌不同的效应因子侵染棉花以成功感染并定殖。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棉花能否有效地识别病原物是棉花产生抗性的关键。因此,了解棉花与黄萎病菌之间的相互识别机制、以及大丽轮枝菌如何有效突破棉花的
背景和目的慢性肝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引起死亡的疾病之一。肝脏纤维化程度及进展与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密切相关。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期,对判断患者病情是否存在潜在的可逆性、优化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及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自2001年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与临床“金标准”肝穿刺活检对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来评估
研究背景与目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激素缺乏性疾病,目前口服激素类药物进行替代治疗是针对于该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该治疗方法有着诸多的不足,如不方便非生理,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生理简便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法。我们研究的组织工程甲状腺主要就是着眼于该问题。方法我们使用高纯度藻酸盐来对甲状腺细胞进行包裹,包裹微胶囊的囊壁能够允许激素等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同时阻挡免疫球蛋
现今,肥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肥胖的发生率逐年走高,并且发病呈低龄化的趋势。重要的是,肥胖还是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某些肿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危险因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每年用于肥胖及其合并症治疗的费用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虽然肥胖的发病率高、分布广泛、影响巨大,但其发生发展的分
研究背景与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伴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补体沉积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可能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重影响,目前仍缺乏彻底治愈的手段。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深入研究SLE、LN的发病机
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所面临的施工环境日益复杂,对于相关的质量检测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隧道衬砌对于隧道质量、安全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大对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投入,提高检测精准性。基于此,文章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针对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