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发展质量及其水平测度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已处于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优化服务业发展质量在此背景下也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着诸多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如服务业内部结构向低端倾斜;具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偏少;传统服务业占比过高;社会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等;如何有效地改善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就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对马克思关于质量的论述、服务劳动理论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服务业发展质量的内涵进行了再界定,认为服务业发展质量是指创新动能不断被激发,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量”、“质”持续增长,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不断优化,劳动效率、资本效率、能耗效率日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攀升的综合体系。据此,本研究从四个角度归纳了服务业发展质量优化的主要表征:创新动能日益强劲,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结构改革有序推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内部结构向现代化和所有制结构向合理化迈进;效率改善成效明显,通过有质量的人力、资本、能源投入改善效率问题;质量效益持续释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基于服务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和改善表征,本研究提出了服务业发展质量改善的四大机制:要素优化机制、分工促进机制、创新推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要素优化机制以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数据要素为主要内容,通过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和数据要素的高质量投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分工既可以通过劳动专业化、专业多样化、生产迂回化方式,改善服务业内部生产率和结构,又可以通过经济组织化方法从外部环境方向刺激改善服务业发展质量。创新依靠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区域、产业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要素投入与效率保证,依靠信息化技术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原动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服务业人才培养制度等制度的综合作用健全了服务业发展质量改善的制度体系建设,全方面、多角度保障改善服务业发展质量。四大机制协同交错、综合作用,推动服务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为了更好地衡量服务业发展质量改善的可行性,本文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选取了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从省域层面、区域层面、全国层面三个层面使用熵值法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发展质量处于提升阶段,虽有波动,但总体涨势良好。省域角度看,各省份的服务业发展质量普遍提高,但差异性非常明显;区域角度看,东、东北、中、西四大区域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质量远高于其他区域,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质量较差、并且二者差异较小;全国角度看,效益提升维度的增长情况最好,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维度和创新驱动维度的增长不容乐观,需重点突破。针对指标体系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从各省市推进地区间协调合作,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各省市集聚服务业创新合力,转换服务业发展动能;各省市变革服务业业态结构,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各省市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助力服务业加速崛起;各省市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追求服务业更高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改善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正>每一个膝关节里面有两个半月板,嵌在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胫骨)之间。半月板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形近似月牙或者半月。外侧半月板小,更像小○形(中空);内侧半月板大,更像大C形。半月板外周的部分比较厚,上表面稍凹陷,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表面相对平坦,贴附在胫骨平台上。这样的结构恰好填充在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
期刊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高校的教育环境与社会人才竞争的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双师型教师的视角出发,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是促炎因子、趋化因子和蛋白酶等一系列细胞因子的总称,是衰老细胞的关键特征。SASP是一柄双刃剑,在正常细胞中能抵御外界有害环境,但随着身体机能下降, SASP大量分泌,在诱发机体炎症的同时,加速机体衰老,导致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产生。本文概述了SASP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SASP在衰老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数字经济微观载体的数字企业也在社会责任层面凸显出独特价值和实践前景。当前,社会责任实践在数字化背景下主要表现为基于自身数字资源的独立自履模式、基于商业生态圈资源整合的价值链合作履责模式和基于社会生态圈资源撬动的社会履责撬动模式。与此同时,推动数字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制度供给和社会监督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但是,当前数字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社会责任理念认知偏差、
<正>一、题目解读人们常说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做为公关人我们理解其含义,但是做学术研究和正式传播时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应该说:我们进入了“数字移动媒体时代”,或者简称“数移时代”。为什么要把“新媒体时代”称为“数字移动媒体时代”?因为后者更精准、更科学。
期刊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和人才培养息息相关,近年来,体育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高校体育教学也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运动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
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整合新型教学方式,构建英语学习活动观,更好地落实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研读英语新课程的课程理念,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结合过去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即缺少学思结合引导、缺乏应用实践活动、缺失语言迁移创新,本文笔者尝试构建科学的实践策略,包括创设生动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阅读、组织自主阅读活动、开展读写融合
高中生物学是中学自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明晰课程思政与高中生物学专业课程融合目标,探索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路径和教学方法,可以避免思政教育和生物学专业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为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借鉴,深化课程改革。
<正>“课程思政”是指依托政治学科以外的其他科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目的是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高中生物学是学生在高中学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生物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本文从科学史、生态文明、生物安全、社会热点和生产实践五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