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后上午的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情况,探讨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C肽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并未接受过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3例,收治入院治疗,根据体重(kg)/身高(m2)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按照2005年亚太地区肥胖的定义标准分为2组:(1)糖尿病非肥胖组:BMI<25kg/m2,45例,年龄34~73岁;(2)糖尿病合并肥胖组:BMI≥25kg/m2,48例,年龄21~77岁。正常对照组1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应激、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胃肠道疾病或有胃肠道手术病史,肝肾功能障碍、血清胰岛素相关抗体阳性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可能与糖代谢相关疾病。所有受试者空腹12h,次日清晨7时前测量基础血压,测量身高(Height),体重(Weight),腰围(WC),臀围(HC)。抽取肘静脉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 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uric acid,UA)、肝功能、糖基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Hb Al C)。口服100g馒头,行馒头餐试验,然后于空腹和进食100g馒头后的30min、60min、120min、18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葡萄糖(Blood glucose,BG)、胰高血糖素及血清C肽(Cpeptide,CP)。入院后给予胰岛素一日多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根据指尖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情况实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疗程约1至2周(13.5±3.6天),血糖平稳下降后,再复测上述指标。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个体化,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后出现低血糖症状,故放宽血糖控制范围(小于等于8mmol/L)。再行上述指标复测。结果1.治疗前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Hb Al C,BMI和相关代谢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无论合并肥胖与否与对照组比较:Hb Al C,BMI均差异显著(P<0.01)。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比较,2组年龄、Hb Al C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BMI差异显著(P<0.01)。2型糖尿病无论合并肥胖与否与对照组比较:TC、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前后C肽及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C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C肽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治疗后C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胰高血糖素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后胰高血糖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治疗后胰高血糖素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C肽AUCSU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C肽AUCSUM仍低于对照组(p<0.01),较胰岛素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C肽AUCSU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C肽AUCSUM仍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p<0.01)胰高血糖素AUCSUM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胰高血糖素AUCSUM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较胰岛素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胰高血糖素AUCSUM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较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胰高血糖素治疗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血糖、C肽及胰高血糖素比较治疗前各时间点指标比较: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胰岛素治疗前各点血糖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患者各点血糖无显著差异,见表2。胰岛素治疗前C肽: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与对照组C肽于30min(P<0.01)、60min(P<0.01)、120min(P<0.01)时间点差异显著;2型糖尿病肥胖组与对照组C肽于胰岛素治疗前30min(p<0.01)、60min(p<0.01)、120min(p<0.05)差异显著;见表3。胰岛素治疗前胰高血糖素: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于胰岛素治疗前30min、60min、120min、180min差异显著(P<0.01);糖尿病肥胖组与糖尿病非肥胖组胰高血糖素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时间点指标比较: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较胰岛素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见表2。胰岛素治疗后C肽:胰岛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C肽较对照组在30min,60min,180min降低明显(p<0.01),胰岛素治疗后较胰岛素治疗前30、60、120、180min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肥胖组C肽较对照组30,60,120min显著降低(p<0.01);2型糖尿病肥胖组C肽较胰岛素治疗前120min、180min上升,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见表3。胰岛素治疗后胰高血糖素: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治疗后C肽30min(P<0.01)、60min(P<0.01)、120min(P<0.01)、180min(P<0.01)较胰岛素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显著。2型糖尿病肥胖组胰岛素治疗后180min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显著(P<0.01)。结论综上所述,初诊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合并肥胖)患者晨间具有较低的C肽水平和较高的胰高血糖素水平。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使用胰岛素短期治疗后血胰高血糖素的下降并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治疗后C肽上升,这种上升主要表现在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而2型糖尿病肥胖组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学上的改变。对于这种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可能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或方案。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午行馒头餐时C肽和胰高糖素分泌情况,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午胰高糖素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与上午行馒头餐的患者相比较,了解上下午行馒头餐过程中胰高糖素分泌各自不同的特点。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并未接受过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收治入院治疗,所有患者2型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确诊。根据体重(kg)/身高(m2)计算出体重指数(BMI),随机分成2组,一组41人,一组32人。所有患者均排除应激、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胃肠道疾病或有胃肠道手术病史,肝肾功能障碍、血清胰岛素相关抗体阳性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可能与糖代谢相关疾病。正常对照组12例。所有受试者清晨7时前测量基础血压,测量身高(Height),体重(Weight),腰围(WC),臀围(HC)。抽取肘静脉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肝功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 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uric acid,UA)、糖基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Hb Al C)。41人组和正常对照组至少空腹8小时于上午7时开始口服100g馒头,行馒头餐试验,然后于试验前即刻和进食100g馒头后的30min、60min、120min、18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葡萄糖(Blood glucose,BG)、胰高血糖素及血清C肽(Cpeptide,CP)。32人组至少空腹8小时于下午3时开始口服100g馒头,行馒头餐试验,然后于试验前即刻和进食100g馒头后的在五个相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葡萄糖(Blood glucose,BG)、胰高血糖素及血清C肽(Cpeptide,CP)。结果1.一般生化指标及相关情况比较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差别不明显(P>0.05),Hb Al C、BMI、TC、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AM组与2型糖尿病PM组比较:年龄、Hb Al C,BMI、TC、T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馒头餐胰高血糖素、C肽及血糖曲线下面积比较2.1三组馒头餐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比较: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胰高糖素AUCSUM高于对照组(p=0.016);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胰高糖素AUCSU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M组较AM组胰高糖素AUCSUM显著升高(p<0.01)。2.2三组馒头餐C肽曲线下面积比较: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C肽AUCSUM与对照组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57);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C肽AUCSU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M组较AM组C肽AUCSUM显著升高(p<0.01)。2.3三组馒头餐血糖曲线下面积比较: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血糖AUCSU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血糖AUCSU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M组较AM组血糖AUCSUM无明显差异(p>0.05)。3.三组间馒头餐各时间点血糖、C肽、胰高血糖素比较3.1三组间馒头餐各时间点血糖比较: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与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各点血糖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较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基础值血糖低(p=0.011),AM组30min血糖较PM组30min血糖低(p<0.01),AM组60min血糖较PM组60min血糖低(p=0.014),AM组馒头餐120min,180min血糖较PM组120mi,180min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3.2三组间馒头餐各时间点C肽比较: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与对照组C肽基础值无差异(P=0.31),AM组30min C肽较对照组30min C肽低(p<0.01),AM组60min C肽较对照组60min C肽低(p<0.01),AM组120min C肽较对照组120min C肽低(p<0.01),AM组180min C肽较对照组180min C肽低(p=0.015),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0min C肽较对照组0min C肽高(P<0.01),PM组30min C肽与对照组30min C肽无差异(p>0.05),PM组60min C肽与对照组60min C肽无差异(p>0.05),PM组120min C肽与对照组120min C肽无差异(p>0.05),PM组180min C肽与对照组180min C肽无差异(p>0.05),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0min C肽较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0min C肽低(p<0.01),AM组30min C肽较PM组30min C肽低(p<0.01),AM组60min C肽较PM组60min C肽低(p<0.01),AM组120min C肽较PM组120min C肽低(p<0.01),AM组180min C肽较PM组180min C肽低(p=0.015).3.33.3三组间馒头餐各时间点胰高糖素比较: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基础值无差异(P=0.31),AM组餐后30min,60min,120min胰高糖素较对照组餐后30min,60min,120min胰高糖素高(p<0.01),AM组180min胰高糖素较对照组180min胰高糖素无差异(p=0.50),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餐后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胰高血糖素较对照组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胰高血糖素高(P<0.01),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0min胰高糖素较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0min胰高血糖素低(p<0.01),AM组30min胰高糖素较PM组30min胰高糖素低(p<0.01),AM组60min胰高糖素较PM组60min胰高糖素低(p<0.01),AM组120min胰高糖素较PM组120min胰高糖素低(p=0.019),AM组180min胰高糖素较PM组180min胰高糖素低(p=0.019),4.三组内馒头餐各时间点血糖、C肽、胰高血糖素比较4.1三组内馒头餐各时间点血糖比较:正常对照组馒头餐后血糖上升在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基础值水平,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馒头餐后血糖上升在12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90min水平,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馒头餐后血糖上升在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30min水平。4.2三组内馒头餐各时间点C肽比较:正常对照组馒头餐后C肽上升在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30min水平,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馒头餐后C肽上升在12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90min水平,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馒头餐后C肽上升在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30min水平。4.3三组内馒头餐各时间点胰高糖素比较:正常对照组馒头餐后胰高糖素上升在3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基础值水平,2型糖尿病上午行馒头餐患者(AM组)馒头餐后胰高糖素上升在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基础值水平,2型糖尿病下午行馒头餐患者(PM组)馒头餐后胰高糖素上升在60min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180min恢复至基础值水平。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行馒头餐实验时发现无论上午,下午的胰高糖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下午胰高糖素分泌水平高于上午,提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糖素分泌紊乱。我们测定并2型糖尿病病人胰高糖素分泌情况,有助于深入观察患者血糖变化。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观察孩尔来福 (Healive)甲型肝炎 (甲肝 )灭活疫苗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儿童中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于 2 0 0 1年在平山县农村 ,将 4 2例HBsAg阳
玛咖(Lepidiummeyenii,maca),原产于南美洲安地斯山脉的一种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2007年以来,相继在中国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区试种成功,仅云南的种植面积就达到20万亩以
<正>近日,《江苏省名牌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提出到2020年,江苏要遴选培育50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100个全国市场排名领先的高端制造品牌、100个与国内外知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5例为糖尿病并高血压组,无高
<正>先进科技并不是因为金融业而产生,但是金融业却为科技应用提供了最佳舞台之一。在科技推动下,曾经作为科幻小说场景的金融运行模式已经变成现实。随着卫星通信、宽带传输
过去几十年以来,由于具有丰富的结构以及实际应用,硼酸盐材料一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然而,与无机硼酸盐相比,无机-有机杂化硼酸盐的合成、结构以及应用的研究较少。
在以往有关梅洛维茨和戈夫曼的"情境论"的中文文献中,对于二者的相似性和延续性方面的强调较多。本文通过对二者"情境论"的比较发现,梅洛维茨对戈夫曼的延续并非那么密切,二
1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及中医证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学特点、以及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为中西医
通过对6所地方高校大学生分层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分层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及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目的:2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发病率高,且常常相互伴发。无论是糖尿病亦或是高尿酸血症,目前尚无药物能同时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中医学